词条 | 侬智高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侬智高北宋羁縻广源州(属广南西路邕州管辖,治所在今越南高平省广渊)壮族首领。其父侬全福为广源州酋长,知傥犹州(今广西靖西东)。交趾(今越南北方大部)向北蚕食,其父被俘,其母阿侬改嫁商人。十三岁时,他杀死生父商人,以侬全福为父,改姓侬。庆历元年(1041年),与其母据傥犹州建国。号“大历”。交趾出兵陷傥犹,被俘,不久放归,命其知广源州。后起兵反交趾,袭据安德州(今广西靖西),建南天国,改元“景瑞”。上表求宋封邕桂节度使,不得。皇祐四年(1052年),起兵反宋,破邕州(今广西南宁),建大南国,自称仁惠皇帝,改元“启历”。又自邕州沿江而下,连破横(今广西横县)、浔(今广西桂平)等九州,进围广州,五十七日不下,北上欲攻荆湖,受挫后返回邕州。五年,宋以狄青为宣抚荆湖南北路,经制广南盗贼事,与安抚使余靖、孙沔统兵三万余人,破之于邕州昆仑关归仁铺,获其母及弟。他逃入云南大理,不知所终。 侬智高广西历史人物丛书之一。黄现璠著。广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全书8万字,分10节。内容主要包括社会背景、起义原因、进军广州、回师邕州,昆仑关失利、大理被害,以及侬智高是中国广西壮族,起兵反宋是正义战争,起义的社会影响等。对侬智高反宋斗争和性质及意义阐述了自己的看法,是 一本研究侬智高的专著。 侬智高壮剧传统剧目。据传有三、四个版本,最早的版本于清嘉庆五年庚申岁仲春贰月编。剧本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侬智高的英雄事迹。宋仁宗统治年代,兵荒马乱,居住在滇、桂边境山区的各族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侬智高揭竿而起,率领各族人民抗田赋,杀暴吏、诛豪绅、开仓济民,攻占邕州、梧州,直逼广州城下,最后与宋将狄青所谓“五虎”决一死战。此剧为北路武打戏的代表剧目。后又由廖法伦、黄永贵两次改编。 侬智高1025—1055北宋时壮族农民起义领袖。广南西路邕管羁縻傥犹州(今扶绥一带)人。父亲侬全福(又名侬存福)知傥犹州,因反抗交趾统治而被俘遇害,智高与母亲阿侬走雷火峒。几年后,侬智高回复傥犹州,建“大历国”。在反抗交趾统治的斗争中被俘,释后知广源州,庆历八年(1048年)于安德州(今靖西县安德)建“南天国”,年号“景瑞”。因不堪忍受交趾李氏王朝的奴役,多次遣使要求内附、通贡互市,遭到宋王朝的拒绝,于是在皇祐元年(1049年)起兵攻邕州。广西转运使肖固派亓斌与智高战,被智高所执,已而释还。侬智高在外受交趾压迫,内遭宋王朝拒绝的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与广州进士黄玮、黄师宓及侬建侯、侬志忠等商议起兵,于皇祐四年(1052年)四月率兵五千余人攻占右江上游重镇横山寨、继而攻破邕州,杀知州陈珙、都监张立等官兵一千余人,在邕州建“大南国”,智高称仁惠皇帝,年号“启历”,封官建制,建立政权。接着挥师沿江东下,连克横、贵、龚、浔、藤、梧、封、康、端等九州,沿路壮、汉各族纷纷加入侬智高队伍,队伍从五千多人发展到数万之众。侬智高东下一路攻城夺地,宋王朝惊恐之中加强对五府经略署地广州的防守,调各路官军援广州。侬智高围攻广州五十七天不下,于七月撤围,经清远攻贺州、破昭州。十月丁丑破宾州之后,回复邕州,以兵守昆仑关。宋王朝遣枢密院副使狄青,率从西北调来的藩落骑兵,出奇谋,含枚夜度昆仑关,侬智高因麻痹大意,兵败于归仁铺,邕州失陷。侬智高率余部退走大理,后为大理所杀。侬智高起兵反宋历时一年多而失败。 侬智高?—1055北宋时侬峒侬族(今壮族)首领。邕州羁縻广源州(辖境在今中越边境)人 宝元二年(1039)其父*侬全福起兵反抗交趾失败后,与母阿侬奔返雷峒(今广西大新县下雷公社)、火峒(今广西靖西县湖润公社)。庆历元年(1041), 在犹州(今广西靖西县地)建立“大历国”政权。皇祐二年(1050)十一月迁安德州(今广西靖西县安德公社)改为“南天国”政权, 年号“景瑞”。四年进占邕州(今广西南宁市),改称“大南国”,自立为“仁惠皇帝”,年号启历,旋率军东下,围攻广州,五十七日不下, 乃返师邕州。次年宋将狄青率骑兵败侬军于昆仑关归仁铺(今邕宁县三塘)。智高退走大理国(在今云南)。至和二年(1055)为大理国王所杀,函其首献于宋。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