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侯王庙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侯王庙位于九龙联合道和东头村道交界处。始建于南宋末年,为香港著名庙宇之一。结构为三幢形式,从左至右依次为正殿、客堂、厨房。正殿奉祀侯王,殿前有一座小亭,内有两只古鼎,亭内外有小石狮,亭两旁列有石凳。供奉的侯王为忠臣杨亮节,据传是南宋的国舅,生时为侯,死后封王,故称“侯王”。在侯王庙东边原有两块巨石,一块是鹅字石,一块是鹤字石,鹅字石在日寇侵占时期被日军炸毁。现存的鹤字石有数尺高,字体是行草,执笔者署名“凤山”。鹤字石两旁有一副对联,上书“道古仙岩归鹤岭,侯王显赫镇龙疆。”每年农历六月初六侯王诞辰时,香火鼎盛。 侯王庙位于九龙城寨西北,联合道和东头村道交接处。初为一茅寮,后渐扩建为今之规模。据清光绪五年(1879)和民国九年(1920)的重修碑记,该庙所祀之神姓杨。清遗老陈伯陶考南宋史实后,确认侯王是南宋国舅、忠臣杨亮节,他生封侯,死封王,故称。陈伯陶还专为此撰《侯王古庙圣史碑记》。庙为三进。左为正殿,奉祀侯王杨亮节,中间是客房,客房前有小庭园,花草扶疏,清幽可人。殿前建亭,绿瓦红椽,铜鼎石柱,颇有岸然之气。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