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俊士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俊士古代选举制中中选的等级名。俊士得入国学。国学毕业合格称进士,进士后可任以官。《周礼·王制》:“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司徒论选士之秀者,而升之于学,曰俊士。升于司徒者,不征于乡,升于学者不征于司徒曰造士。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王大子,王子,群后之大子,卿、大夫、元士之嫡子,国之俊选皆造焉。” 陈浩注: “刘氏曰: 论者,述其德艺而保举之也。苗之颖出曰秀,大司徒命乡大夫论述乡学之士,才德颖出于同辈者,而礼宾之,升其人于司徒; 司徒考试之,量才而用之为乡遂之吏曰选士。选者,择而用之也。其有才德又颖出于选士,不安于小成而愿升国学者,司徒论述其美,而举升之于国学曰俊士。俊者,才过千人名也。” 俊士❶周代称选举入太学者为“俊士”。《礼记·王制》:“司徒论选士之秀者,而升之学,曰俊士。”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