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026 信

儒家伦理基本概念之一。指信任、信用、诚实、不欺,用以处理上下等级和朋友之间的关系。《论语》中,信出现16处。“主忠信”,“敬事而信”,“谨而信”,“言而有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论语·学而》)。“信则人任焉”(《论语·阳货》),“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论语·子路》)。有子认为“信近于义,言可复也”(《论语·学而》)。孟子把信视为美德,“可欲之为善,有诸己谓信”(《孟子·尽心上》)。此后,信为儒家提倡的道德规范之一。汉儒把“信”列入“五常”内容之一。

先秦行军术语。春秋时期军队在外作战,驻扎一宿称为“舍”,二宿为“信”,三宿为“次”。

谥号。君主与大臣之美谥。苏洵《谥号》曰: “守命共时曰信,出言可复曰信。”郑樵《通志·谥略》把“信”列为上谥。历朝谥 “信” 的君主有清世宗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义大孝至诚宪皇帝等。

信Xin

儒家伦理的基本概念之一。意为信守诺言,诚实可靠。孔孟对信德的规定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交友处事要讲信实、信用,信是交友中必须遵循的标准和规范,言而有信才是品德高尚的人。“信者人任焉”(《论语·阳货》)。诚实可靠会得到别人的信任和使用,交友必交守信之人;治国要讲信,为君主者必须诚实无欺,取信于民,强调要“敬事而信”《论语·学而》,“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信。”(《论语·子路》)等,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以“去兵”、“去食”,但不可去信。即指实施国家大事必须讲信用,否则百姓不会听从君主的调遣,统治者诚实、笃信,人民才能奉献真情。国家可以没有军队,没有粮食,但断不可无信用。“君子信而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也。”(《论语·子张》)君子必须在得到信仰、信任以后,才能去动员,役使百姓;反之,百姓便以为是在折磨,虐待他们。取信于民的目的在于让百姓心悦诚服地接受“使用”。孔子主张忠信,并对弟子施以文、行、忠、信“四教”,把“信”作为“正身”、“行仁”的重要表现之一。孟子认为自身确实具有善德,品德端正才叫“信”。“信”是儒家着力倡导的道德规范之一,统治者争取民心的重要手段,为立国之本。西汉董仲舒把“信”作为五常之一。

中国古代伦理范畴。指守信用,诚实不欺。《左传·襄公九年》:“所临唯信。信者,言之瑞也,善之主也。”《论语·学而》提出:“敬事而信”,“谨而信”。

古代道德规范。(一)中国古代道德规范。有三义。(1)指社会生活关系的一般道德准则。《左传》僖公25年:“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左传》文公4年:“弃信而坏其主,在国心乱,在家必亡。”孔子认为,“信则人任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敬事而信”(《论语·学而》)。孔子教人以四教,信为其一。“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教弟子“谨而信”。《吕氏春秋·当务》认为乱天下者有四,其中之一就是“信而不当理”。(2)指朋友关系的道德准则。孔子说:“朋友信之”(《论语·公冶长》)。其弟子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论语·学而》)孟子说:“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吕氏春秋·贵信》说:“交友不信,则离散忧怨,不能相亲。”汉董仲舒将信列为五常之一,认为信是“竭愚写情,不饰其过,所以为信也”(《春秋繁露·天地之行》)。宋朱熹以实释信,说“以实之谓信”(《论语集注》)。(3)指君臣民关系的政治道德准则。孔子认为,“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吕氏春秋·贵信》说:“君臣不信,则百姓诽谤,社会不宁;处官不信,则少不畏长,贵贱相轻;赏罚不信,则民易犯法,不可使令。……夫可与为始,可与为终,可与尊通,可与卑穷者,其唯信乎!”战国法家认为实施变法,要讲信用。故有商鞅城门移木取信于民的典故。但法家又认为不能相信任何人。如韩非认为,君主不应当信任任何人,而应不信人,以术来实施管理。他说:“人主之患在于信人,信人则制于人”(《韩非子·备内》)。甚至“以妻之近与子之亲而犹不可信,则其余无可信者矣”(同上)。认为“左右太信”是人君之患。(二)印度古代佛教道德规范。心所法之一。认为信是佛教徒必须具备的宗教道德品质,《菩萨本业经》卷下:“若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智度论》卷一:“佛法大海,信为能入。”

信xin

副词,用于动词或形容词前,表示情况的信实,相当于“确实”“果真”“的确”等。如: ❶子晳信美矣,抑子南,夫也。(《左传·昭公元年》“信”句:子晳确实漂亮,然而子南,是〔可以做〕丈夫〔的〕。)
❷臣北方之鄙人也,闻大王将攻宋,信有之乎? (《吕氏春秋·爱类》“信”句:我是北方的贱民,听说大王将要进攻宋国,果真有这事吗?)
❸山坂有两石虎……作制甚工,信为妙矣。(《水经注·比水》“信”句:山坡上有两只石雕的老虎……雕刻得很精致,的确是美妙啊。)

明清至民国时代,一些壮族地区田地面积单位名称。一信等于五半(每半相当六亩),合三十亩。流行于今广西大新县一带。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2:4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