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修辞学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修辞学xiucixue语言学的一门学科,是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的科学。 修辞学Xiucixue语言学的一门学科,是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的科学。人类自有语言以来便有修辞,由于没有文字记载留存下来,所以我们无法得知原始时代的语言及修辞现象。从有文字记载的资料来看,汉语修辞学的萌芽与文学批评的萌芽是同时产生的。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有关修辞的零星见解和评论。两汉时期,以王充《论衡》为代表的一些著述,提及了夸张、避讳等修辞方法。魏晋南北朝时期修辞学的发展以刘勰《文心雕龙》为代表,已全面涉及文体与修辞、修辞格、篇章结构等修辞学的基本内容。隋唐时期,许多著述对修辞格有精当的论述。成书于南宋时期的陈骙《文则》,是第一部汉语修辞学专著。明清时代,论及各类修辞问题的文字散见于诸多诗话、随笔、评点之中。以陈望道《修辞学发凡》(1932)为代表的一批修辞学著作面世,将汉语修辞学与西方修辞学研究结合起来,开创了汉语修辞学研究的新时期。经过漫长的发展道路,汉语修辞学从文学批评和语法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目前,这门古老而年轻的学科正继续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修辞学的研究范围包括用词、炼句、调音、设格、谋篇、语体风格等。用词指词义的推敲、色彩的选择等;炼句指句型的选择、句式的变化等;调音包括音韵的协调、音意的相称等;设格包括各种修辞格的构成方式、表达效果及修辞格间的辨异等;谋篇指根据文章主旨的情理事义从修辞角度安排篇章结构;风格指对不同内容、不同文体、不同作家作品风格的研究。 修辞学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以语言的修辞现象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修辞理论和实践的各种问题。如修辞的本质和历史、修辞方式和规律、修辞的应用,以及修辞学同邻近学科的关系等。 修辞学修辞学语言学的一个分支。是以修辞的规律、方法和语言手段的表现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在历史上,中国传统语文学主要研究语音和语义,修辞学属于文论的范畴,与古代的诗词例话、文章作法等融为一起。在学科特点方面,修辞学与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不同,它不是研究某一语言结构的特征规律的,而把重点放到语言的材料——语音、词汇、语法的结合运用上。著作有高长江著的《现代修辞学》(吉林大学出版社1991年出版)。 修辞学书名。李维琦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10月出版。为周秉钧主编的《古汉语学习丛书》之一。此书除绪论外,分为5章。第一章介绍音韵修辞,第二章介绍词汇修辞,第三章介绍语法修辞,第四章介绍特殊修辞,第五章介绍古汉语修辞学简史。每一种修辞手段之后,都举出古书中的例句。正文后面,附录 “唐钺、陈望道论辞格”和“古人论文体风格”。全书论述不以辞格为主,也没有专门讨论文体风格,而是将同义学说引进修辞学,为修辞学的研究开辟了新途径。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