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修辞学发凡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243 修辞学发凡修辞学书。陈望道著。1932年出版。作者撰此书,旨在“将修辞的经界略略画清,”将汉语文中种种的修辞方法、方式及其运用原理、原则作系统的阐释,同时也“将若干不切合实际的古来定见带便指破。”全书共分12篇。引例丰富、典型,归纳系统,阐释详明。书中例句800余条,所引书约250部,单篇诗文170篇,以古典文献为多,也援引语体文。作者以详细的语言材料为基础,批判地吸收前人、外国人的研究成果,对古今汉语各种修辞现象作了系统而详尽的归纳分析,将修辞格归纳为38格,“见解精确,系统清楚”。“对每一格所定的名称,所下的定义和说明,都是千锤百炼,恰到好处”。(郑子瑜)而且从理论上对修辞学的研究对象、任务、研究方法、修辞的两大分野等问题都作了科学的说明。创立了我国第一个科学的修辞学体系,开拓了修辞研究的新境界,在学术界影响很大。 修辞学发凡书名。陈望道著。1932年出版。此后再版重印多次,有所修改。共12篇,分别讲述修辞学的各个方面。引例丰富,文言白话兼收并蓄;归纳系统,在批判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首次论述了“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两大分野的不同要求,把积极修辞进一步分为辞格、辞趣两种,辞格又归纳为38格,每格下分若干式,阐释十分详明。建立了比较完备的修辞学理论,创立了中国第一个科学的修辞学体系,为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修辞学著作。 《修辞学发凡》修辞学著作。陈望道著。分十二篇。阐述颇为精当,以大量白话文和文言文语例作证分析,将修辞分为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两大类,计三十八种辞格,详细讨论了材料、意境、语词和章句等,对系统研究汉语言修辞学、学习和研究写作学,都有重要价值。三十八种辞格:譬喻、借代、映衬、摹状、双关、引用、仿拟、拈连、移就、比拟、讽喻、示现、呼告、夸张、倒反、婉转、避讳、设问、感叹、析字、藏词、飞白、镶嵌、复迭、节缩、省略、警策、折绕、转类、回文、反复、对偶、排比、层递、错综、顶真、倒装、跳脱。每种辞格又分有若干式。此书为“五四”后汉语修辞学的代表著作,后来研究者多参考此书。初版于1932年,后陆续有修订本。1979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有新修订本。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