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假言判断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假言判断jiayan panduan

复合判断的一种。断定一事物情况是另一事物情况条件的判断,亦称条件判断。如“如果物体摩擦,那么该物体就会生热”。假言判断中表示条件的支判断(如“物体摩擦”)叫前件,用p表示。表示依赖条件而成立的支判断(如“物体生热”)叫后件,用q表示。根据前后件之间关系的性质,假言判断可分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pq要么p, 要么q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是断定某事物情况是另一事物情况充分条件的假言判断。如前例。所谓充分条件,就是若有p,则必有q;而无P时未必无q。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形式可表示为“如果p,那么q”。现代逻辑表示为“p→q”。(“→”读作蕴涵),并称之为蕴涵式。日常用语表示该判断联结项还有“只要……就……”、“假使……那么……”、“倘若……则……”、“当……便……”等。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当且仅当其前件真后件假时,该判断才是假的,其余情况下都是真的。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值与其前、后件逻辑值之间的关系见下面真值表:

pq如果p, 那么q


在数理逻辑中,命题之间的这种真假关系叫实质蕴涵。它仅考虑前后件的真假,而不考虑前后件有无条件联系。如“若2+2=5,则北京是个大城市”。在数理逻辑看来是真的,而在传统逻辑看来却是无意义的,假的。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是断定某事物情况是另一事物情况必要条件的假言判断。如“一个人只有年满18岁,他才有选举权”。所谓必要条件是指如果没p,就必无q;而有p,未必有q。即p对q的存在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该判断的形式可表示为“只有p,才q”。在现代逻辑中,这种判断形式是用蕴涵式“⇁p→⇁q”表示。我国有的书用符号表示为“p←q”(“←”读作逆蕴涵)。日常用语表示必要条件假言判断联结项的还有“必须……才……”、“除非……不……”、“不……不……”。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当且仅当前件假后件真时,它才是假的,其余情况下都是真的。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值与其前、后件逻辑值之间的关系见下面真值表:

pq只有p, 才q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是断定前件既是后件的充分条件又是后件的必要条件的假言判断。充分必要条件即有p必有q;无p必无q。如“当且仅当一个三角形等角时,它才是等边的”。其形式是“当且仅当p,才q”。日常用语中还可以表示为“只要并且只有p,才q”、“如果p,则q;并且只有p,才q”。在现代逻辑中这种判断形式用“p←→q”(“←→”读作等值)表示,并称之为等值命题或等值式。一个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当且仅当其前、后件同真同假时,该判断才是真的,反之则是假的。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值与其前、后件逻辑值之间的关系见下面真值表:

pq当且仅当p,才q


在假言判断中,“如果p,则q”只表示p是q的充分条件,并不意味着同时表示p是q的必要条件。同样“只有p,才q”只表示p是q的必要条件,也不意味着同时表示p是q的充分条件。

假言判断Jiayanpanduan

是断定某一事物情况的存在是另一事物情况存在的条件的判断。或者说,假言判断是有条件地断定某事物情况存在的判断。例如:假若语言能产生物质财富的话,那么夸夸其谈的人就会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假言判断由两个肢判断构成。其中表示条件的肢判断(如前例中的“语言能生产物质财富”)称作假言判断的前件;表示依赖条件而成立的判断(如前例中的“夸夸其谈的人就会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称作假言判断的后件。把前件和后件联系起来的连接词(如前例中的“只要……就……”)是假言判断的联结项。根据假言判断前后件间的不同关系, 假言判断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❶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是断定某事物情况是另一事物情况充分条件的假言判断。充分条件是:如果有p,就必然有q,而没有p,是否有q不定(既可能有q,也可能没有q)。这样,p就是q的充分条件。例如:如果一个人骄傲自满,那么这个人就会落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特点是:断定有前件必有后件,而无前件未必无后件。联结项常用的联结词有 “如果……那么……”、“假使……则……”、“当……便……”、“一……就……”等,联结词有时可以省略。例如:瓜熟蒂落。
❷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是断定某事物情况是另一事物情况必要条件的假言判断。必要条件是:没有p,必然没有q,而有p,是否有q不定。这样,p就是q的必要条件。例如: 只有认识到落后, 才能改变落后。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特点是:断定无前件必无后件,而有前件未必有后件。它的联结项常用的联结词有“只有……才……”、“必须……才……”、“除非……不……”“不……不……”等,其联结词有时可以省略。例如: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❸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是断定某事物情况是另一事物情况的充分而又必要条件的假言判断。充分必要条件就是: 如果有p,必然有q;如果没有p,必然没有q。这样,p就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即p这一事物情况的存在,对于q这一事物情况的存在来说,不仅是足够的,而且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当三角形是等角三角形时,它才是等边三角形。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特点是:断定有前件必有后件;无前件必无后件。它的联结项常用“有而且只有……才……”、“只有而且只要……就……”、“当且仅当……才……”等语词来表达。在运用假言判断时,必须准确地把握各种假言判断的逻辑联结项的确切含义,防止混淆假言判断的不同逻辑联结项,以免混淆不同的条件关系。

假言判断

刻划条件关系的复合判断。分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3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