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做满月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做满月在农村,娃娃生下30天后,要做满月。这一天,亲朋好友和亲邻都带上礼品,前来看望“月婆”和娃娃。礼品多是鸡蛋、挂面、糕点、奶粉等营养品和娃娃衣服,同时给“月子娃”用红绳子系10元钱挂在脖子上。主人设酒席招待来客,孙子的爷爷奶奶乐得合不上嘴时,前来助兴的妇女、青年,乘其不防,往其脸上抹红,庆贺他们喜得孙子。娃娃过了满月,就要上舅家,叫“移窝”。离家时给娃娃脸上抹一点黑,回来时抹点白面,意为走一趟舅家,“黑娃”变成了“白娃”。 做满月zuomɑnyue民间生育庆诞习俗。流行于境内各地。旧时,婴儿满月那天,讲究给婴儿戴缰绳。一般缰绳用红布做成,粗如大人食指,两头相接处系有“百家锁”,挂在婴儿脖颈上,以后每年生日,家里人要在缰绳上裹一层红布,叫做“染缰绳”。小孩长到十二岁,方可卸下。同时,满月当天下午,由孩子的祖父或祖母,抱着孩子出门,第一个碰到的男人便拜为孩子的干大,并请他到家中赴宴,干大可用绳子扎好钱,挂在小孩脖子上以示祝福。满月之后,产妇抱着孩子到娘家住一月,俗称熬娘家。从娘家回来时,要带回一个用红布包的大锅盔,下午家人将其切成小块,分给左邻右舍。近年常在孩子二十天时与满月合并庆祝。 做满月诞育礼俗。旧时流传山东各地。婴儿出生一个月为满月,称弥月。有的地方生男整30天,生女29天算满月。中上等人家多备酒席请客,亲友携礼来贺,有服装,料子、饰物等,外祖家和交情深的多持重礼。也叫送日子。满月后,姥姥家接母婴住一或数日,并给婴儿抱鸡(吉),女婴抱公鸡,男抱母鸡。有的地方在满月当天,请理发匠来家为婴儿剃胎发,剃下之发不可丢弃,用红布包好,缝在婴儿枕边,有压惊之说。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