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儒学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儒学

学校。元、明、清代在府、州、县设官学,通称儒学。《清史稿·职官志三》: “儒学: 府,教授 (正七品); 训导 (从八品)。州,学正 (正八品); 训导。县,教谕 (正八品); 训导,俱各1人。教授、学正、教谕,掌训迪学校生徒,课艺业勤惰,评品行优劣,以听于学政。训导佐之。初沿明制,府、厅、州、县及各卫武学并置学官。康熙三年 (公元1664年) 府、州及大县省训导,小县省教谕。十五年复置,自是教职分正复。厥后开俊秀监生捐纳教职例。三十年,允江南学政许汝霖请,凡捐学正、教谕者改为县丞,训导改为主簿,繇是唯生员始得入赀,教授必由科目。”

儒学

❶指儒家的学说。《史记·五宗世家》:“河间献王德,以孝景帝前二年用皇子为河间王。好儒学,被服造次必于儒者。”
❷元、明、清在地方府、州、县所设立的官办学校,称儒学。

儒学

泛指儒家学派的学说。“儒”源于术士,后指知礼、乐、射、御、术、数以“教民”的知识分子。到孔子自称为儒,遂成一派学者专称。历代传承发展,孔子后“儒分为八”,秦汉有儒学十五派。佛教传入、道教兴起后,一切非佛非道的学说,均称儒学。其正统代表人物,先秦有孔、孟、荀; 汉有董仲舒、郑玄、刘歆; 魏晋有王弼、何晏; 唐有孔款达、韩愈; 宋明有程、朱、陆、王; 清代有朴学大师。

儒学

❶即儒家思想学说。儒家以孔子为宗师,以《六艺》为经典,“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於道最为高。”(《汉书·艺文志》)先秦时期,儒为显学之首,“世之显学,儒、墨也。”(《韩非子·显学》)“儒之所至,孔丘也。”(《韩非子·显学》)孔子死后,儒分为八,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至孟轲、荀卿,复显于当世。汉兴,《六经》复起,立学官,设博士,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形成以经学为表现形式的儒学一统天下。传经、注经、说经、解经,使经学典籍之繁浩,皓首难穷。宋明之后,追求义理之学蔚然兴起,以理学为表现形式的儒学又长期统治了中国社会之意识形态领域。故儒学的内容实为两大部分,其一为义理之学,着力于儒家主要代表人物的思想学说;其二为经籍之学,着力于《六经》的流传、演变及浩如烟海的历代阐释。
❷以儒家思想学说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指现代社会科学的一个学科。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2: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