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儿童心理之研究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儿童心理之研究》ertong xinli zhi yanjiu

中国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的著作。他从1920年起对其子进行了近三年跟踪观察实验研究,详细记录其身心发展的特点,写成此书。这是我国最早出版的以中国儿童为研究对象的儿童心理学专著。
书中记录了一个孩子从婴儿到近3岁时的身体、动作、言语、惧怕等现象;观察和实验研究了儿童的好奇心、学习、美感、儿童绘画、男女性别的分别等问题。书中引入了西方心理学家,如桑代克、普赖尔等人理论和实验,比照自己进行的实验研究,进行了总结和理论概括。最后还谈到了对特殊儿童的教育。作者在研究中还运用了摄像法——从照相中看一个儿童的发展。


《儿童心理之研究》ertong xinli zhi yanjiu

书名。陈鹤琴编著。1925年由商务印书馆以大学丛书分上下两卷出版。1930年、1933年、1947年再版。1982年北京出版社出版的《陈鹤琴教育文集》收入此书。该书主要取材于作者对自己小孩子的研究,同时也借重欧美心理学家所编之儿童心理著作,以中国儿童为对象,阐明儿童心理发展程序、特点与教育。全书共二十二章,包括照相中看一个儿童的发展;幼稚期之意义;一个儿童发展的程序;儿童身体、动作的发展;模仿;暗示感受性;游戏;玩具;好奇心;惧怕;哭与动作的抑制;知识;学习;言语;美感;儿童的绘画;思想;男女性的分别;特殊儿童;研究儿童的历史。书中首先以照片的形式,形象、生动地展示了作者长子一鸣从出生到2岁7个月生长发育的情况,共收集照片79幅。继之阐明了幼稚期的意义,说明幼稚期是可塑性最大的时期,是预备适应环境的重要时期。什么语言,什么习惯,什么道德,什么能力,在儿童的时候学习最速,养成最易,发展最快。“一个儿童发展的程序”,是对一鸣从出生第一天到第808天逐日的跟踪观察实验研究的记录,对婴儿的哭、呼吸、动作、睡眠、笑、吸乳、大小便、对灯光声音,小动物的反映、言语、记忆、辨别能力、玩耍、匍匐、饮食、身体的发育、站立、行走、说话以及儿童心理特点如好奇心、模仿性、智力的发展等都作了详细的记录。是我国首次以观察记录的方法研究儿童心理的著作。书中以国外儿童心理研究成果为借鉴,尤其是吸取和采用了不少国外研究儿童心理的科学研究方法,以中华民族的儿童为研究对象,对儿童心理特点做了科学的研究与总结,如模仿心、游戏心、好奇心、惧怕心、对暗示的感受性等都作了科学的论述。其他对儿童智慧的发展,知识、学习、言语、美感、绘画等诸方面也作了论述。这部书是我国最早的儿童心理学专著。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3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