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儿童歌词的可歌性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儿童歌词的可歌性Ertonggeci de kegexing儿童歌词属音乐文学,它具有文学性,又具有音乐性,或称可歌性。歌词与诗的区别仅仅在于有无可歌性。当诗一旦具有了可歌性,它就是歌词。歌词要入乐,它是为歌唱而写,所以,它的语言必须有很强的音乐美。歌词与音乐虽是两种艺术形式,但它们在声音的高低、强弱、轻重、快慢和音色等方面的特征是类似的。歌词的可歌性可分两种:一种是内在音乐。即歌词本身的语言音调,声韵的谐畅和节奏的变化。另一种是外在音乐。即歌词与外面音乐的谐畅、曲调(旋律和节奏)声音的变化。正如语言大师王力先生所说,汉语歌曲最重要的是音乐曲调和语言声调的契合,这是达意表情的基础。要获得歌词的音乐美——可歌性,主要按照现代汉语的特点讲究声调、押韵和节奏。❶声调,即是音节高低升降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音节的韵母上,与声母关系不大,因为声母大部分是清音,本音轻而短。普通话有四个声调,四声的读法是:第一声(阴平)高而平,如:妈(ma) (平声);第二声(阳平)向上升高,如:麻(ma) (平声);第三声(上声)先降后升,如:马(ma) (仄声);第四声(去声)向下降低,如:骂(ma) (仄声)。这样,使一句歌词中包含着一系列不同的音高形式的有起有伏的曲线,这本身就具有了音乐美。我国的民间艺术讲究“字正腔圆”,“字正”是基础,“腔圆”是效果。而其中有个“意清”的问题,字如不正,意则难清,不知所云,怎能引起感情上的音乐美呢?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