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域图
区域地图。1978年出土于河北省平山县“中山国中山王
墓”中。墓主人埋葬于公元前310年左右,此图约成于该时。距今已有二千二百余年。图镌刻在长九十四厘米、宽四十八厘米,厚约一厘米的长方形铜板上。图中心有三个大小均等的“堂” (各为方二百尺)和两个大小相等的小堂(各方百五十尺)。大堂之间相隔百尺,小堂距大堂八十尺。堂外侧有四个大小相等的宫(各“方一百尺”)。丘足(墓坡的坡足)与大堂之间“丘平者五十尺,其坡五十尺”。其它如从“中宫”至“内宫”,从“内宫”至丘足,均一一注明数字。换算成战国时尺的长度,其比例尺约为1: 500。该图以实物证实了我国战国时期已有按比例尺绘制的地图。它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一幅地图,对研究我国古代地图的测绘水平,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孙仲明《战国中山王墓‘兆域图’的初步探讨》1982年1期《地理研究》和中国科学院地学史组主编《中国古代地理学史》(1984年)可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