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光的偏振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光的偏振guang de pianzhen光场的光振动(电矢量的振动)位于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内,在每个时刻都有确定方向的现象。牛顿在1704~1706年间研究双折射时曾设想:光微粒在不同的侧面也许具有不同的性质。1808年,马吕斯研究通过方解石观察反射光时所发现的现象后,认为光微粒确实有这种性质,并把这种现象称作偏振。杨在1817年,根据菲涅耳和阿喇果研究偏振光干涉时的发现,提出了光是横波的设想。但是,直到1873年麦克斯韦建立光的电磁理论后,才从本质上说明了偏振现象。光的电磁理论认为光是一种电磁波,而电磁波是横波,即它的电矢量振动垂直于它的传播方向,偏振是横波所特有的现象。普通光源发出的光,光振动位于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内,但在各个时刻方向是随机的,只是各个方向的光振动出现的概率相同。所以光振动对传播方向是统计对称的,不具有偏振特性。当光振动失去这种统计对称性时,例如光矢量沿某直线作振动,或光矢量的端点、沿圆周运动,这种现象就是偏振。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