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扎崇节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扎崇节分类:【地域文化】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阿坝县藏族群众的民间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十五日举行,节期一般为3天。 “扎崇”藏语原为“陶器市场”之意。据传“扎崇”节起源于18世纪90年代。当时阿坝女土官阿不让要赴藏朝佛未成,便每年此时聚集藏民自己举行佛事活动,还留出最后3天进行土特产品自由贸易。届时,藏族群众身着节日盛装,带着各种土特产品、各式陶器及多种生活用品汇集一起进行交换和贸易。节日期间也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大好时机,此时订亲、抢亲、结亲者甚多,认为吉利。还举行多种文艺活动,如演藏戏、演唱格萨尔王传、马术比赛、勇士斗牛、射击比赛、歌舞比赛、下河沐浴等等,其热闹气氛不亚于过年。 阿坝县藏族人民的节日。早在19世纪90年代初期,阿坝大土官麦桑第九世阿木让(女土官)欲朝藏(西藏)拜度,由于有人劝阻而未往,这就在教义上犯了罪过。为了释罪,经与阿坝的“老民”和“寨首”集体研究决定,每年藏历猴月(农历四月)二十日至牛月(农历五月)二十二日,用一个月的时间,召集麦桑土官管辖的每户一人到统一地点集中念“麻立”经,最后的3天可以进行自由交易、野餐,并开展赛马活动,非常热闹。时至20世纪20年代末期,贩卖土陶器的各地商人,便利用这最后3天,进行土陶商品交易。此后,每年届时都要举行一次土陶交易会,“扎崇”(意为土陶器市场)这个名称也由此而产生。1940年麦桑土官华尔功成烈,鉴于“扎崇”活动日益兴盛,乃正式确定每年藏历牛月二十二日为“麻立东莫”、“扎崇齐莫”(犬节日)。从此,“扎崇”便成了阿坝县人民每年定期的以商品交易为主要内容的节日。 阿坝县地处川、青、甘三省边界接壤处,随着人们经济往来日益频繁,一年一度的“扎崇”节逐渐向常年性“崇拉”(市场)发展,“扎崇”节便成了“崇拉”商品交易的高潮。因极“左”思想的影响,阿坝县的“崇扎”节曾于1958年以后被停止活动,直至1985年才重新恢复。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