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克尔白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克尔白阿拉伯文Ka‘ba的音译,意为“立方体形的房屋”。中国伊斯兰教亦称为“天房”。指麦加“圣寺”内一座方形的石殿。据传为先知易卜拉欣与其子伊斯玛仪所建,遗下天使哲布勒伊来递交的一块黑石,为后人镶置于石殿壁上,被视为圣物。曾是阿拉伯多神教敬神献祭的中心。公元623年,穆罕默德定为教徒礼拜的朝向。630年,穆罕默德进占麦加后,清除殿内外多神教偶像,改为清真寺,遂成为穆斯林朝拜中心。 克尔白麦加禁寺内一座方形石殿。克尔白,阿拉伯语音译,意为“立方体形的房屋”。中国穆斯林亦称之为“天房”。伊斯兰教兴起前,殿内外供奉众多偶像,为阿拉伯多神教敬神献祭的中心。据传,此殿为人类始祖阿丹所建,后因洪水泛滥致毁,由先知易卜拉欣及其子伊斯玛仪重建。公元623年,穆罕默德将该殿定为穆斯林礼拜的朝向。630年穆罕默德征服麦加后,清除了殿内外偶像,遂成为全世界穆斯林朝觐瞻仰的圣地。1630年奥斯曼土耳其苏丹穆拉德四世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1958年沙特阿拉伯国王费萨尔又重修了圣殿的顶部及墙壁。克尔白系用麦加近郊山上的灰色岩石砌成,长12米,宽10米,高15米,殿门为金制,位于东北角,高3米,宽2米,离地约2米。殿的四角依所朝方向分别称为伊拉克角、叙利亚角、也门角和镶嵌着黑色陨石的黑石角; 殿内大理石板铺地,三根大柱支撑殿顶,除吊灯及墙上的经文书法外,无其他华丽陈设。圣殿自上而下终年用黑丝绸巨幔覆罩,巨幔上用120公斤镀金丝线绣着《古兰经》经文。每年朝觐期间由沙特阿拉伯国王率领高级官员和宗教领袖,来此举行洗涤和更换巨幔仪式,并邀请外国穆斯林朝觐团代表参加。 克尔白亦称“天房”。回族伊斯兰教常用语。阿拉伯语的音译。原意为“立方体形的房屋”。此特指麦加圣寺内一座方形石殿。其殿用麦加近郊山上的灰色岩石建成。殿的四角依所朝向,分别称“伊拉克角”、“叙利亚角”、“也门角”和“黑色角”。(因“黑石”靠近该角而得名)。殿门位于东北墙、离地约两米。殿内以大理石铺板地,三根木柱支撑房顶。石殿由用金线绣着《古兰经》经文的黑锦罩幕覆盖。此被古阿拉伯人奉为神圣之地。原为多神教徒敬神献祭的中心。公元623年,穆罕默德创建伊斯兰教后定是为穆斯林教徒礼拜朝向地。公元630年,穆罕默德进占麦加后,清除殿内外偶像,改为清真寺。此后该地便成为全世界各地穆斯林“朝觐”中心。 克尔白穆斯林朝拜中心,即麦加禁寺内克尔白圣殿。被伊斯兰教确立为朝拜真主的统一中心,中国回族等穆斯林称之为“天房”。详见“天房”条。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