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克罗奇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克罗奇1866—1952又译柯罗齐。意大利唯心主义哲学家、史学家,新黑格尔主义者。在那不勒斯天主教教会学校受过初、中等教育,入罗马大学后,曾从意大利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拉布里奥拉学马克思主义和黑格尔哲学。1902年,创办了著名的《批评》杂志。他建立了自己的“纯粹精神哲学”体系。将精神发展分为四个阶段:(一)“艺术的阶段”,其对象是“美”; (二) “逻辑学阶段”,其对象是“真理”;(三)“经济学阶段”,其对象是“益”,即效用,包括经济学、政治学;(四)“伦理学阶段”,其对象是“善”。认为此四阶段只有差别而无矛盾,并且是周而复始,循环不已。还认为社会历史和道德意识“是没有规律的”。强调个人服从总体,即服从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利益的“伦理原则”。其伦理思想由他的学生秦梯利加以发展,成为意大利法西斯主义的思想渊源之一。主要著作有《精神哲学》、《伦理和政治》、《史学与道德理论》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