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兔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兔Tu兔形目兔科动物的统称。主要特征是:上颌具有两对门齿,前一对较大,后一对较小并隐于前排门齿的后面;下颌仅具有一对门齿;无犬齿;上唇中部有纵裂,因而形成所谓的“三瓣嘴”;耳朵长,尾巴短,后肢长度明显超过前肢。主要分布在北半球草原和灌丛地带,以各种植物为食。每年繁殖多次,刚生下来的幼仔身上无毛,往往要经过一个月的哺育后才能独立生活。在我国最为常见的野兔为草兔(Lepus capensis),也称蒙古兔,体型中等,耳朵很长,向前折可超过鼻端体背部的毛色大多为土黄色,带黑色毛尖,腹毛纯白色。主要栖息于田野草丛、山坡灌丛之中,白天多在浅坑中藏身,晨昏和夜间出来活动,善于跳跃,奔跑速度极快。食性很广,主要以青草、嫩树枝及各种农作物为食。冬末交配,早春开始产仔,每年繁殖2—3次,每窝产仔4—5个。分布遍及长江以北地区,是一种皮肉兼用的狩猎动物,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值得指出的是,人们所饲养的家兔并非来自于草兔,而是由产于地中海地区的一种欧洲野兔——穴兔(Oryctolagus cuniculus)驯化而来的。经过人工培育,现已形成60多个品种,200多个品系,其中在我国最为常见的品种有:青紫蓝兔、大耳白兔、塔兔、中国本兔及安哥拉长毛兔等。 兔Oryctolagus cuniculus domestica脊椎动物,哺乳纲,兔形目,兔科的小型家畜,统称兔或家兔。牙齿尖利,上颌门齿4个(前2后2),前2个门齿外露。上唇中央有纵裂,俗称“三瓣嘴”,灵活。耳廓长大,眼大突出,尾短上翘。听觉和嗅觉敏锐。我国的家兔品种极多,可分为毛用、皮用、肉用和皮肉兼用4型。家兔除提供肉食和毛皮外,粪尿也是优质有机肥料(参见《家庭 生活 社交》卷“兔肉”条)。 兔家畜。养兔业是四川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养兔业中地位突出。四川肉兔、毛兔、皮兔均有饲养,以肉兔饲养量最多,是养兔业的主体。肉兔品种主要有四川白兔及引进的新西兰白兔、日本大耳白兔、加利福尼亚兔等,全省各地均有分布,以乐山、成都、德阳、内江、自贡、宜宾、重庆等地养肉兔最多。毛兔品种以从德国引进的德系长毛兔饲养最为普遍,主要在省内黔江地区的石柱县和雅安地区的荥经县等地饲养。皮兔饲养量不多,在全省少数县零星饲养。年出栏100万只以上的养兔大县6个。1994年全省存栏2307万只,出栏3812万只,产兔肉4.4万吨,分别占全国总量的19.5%、22.0%和19.2%,均位居全国第二; 兔毛产量1898吨,位居全国第四位。 兔分肉用型、皮用型、毛用型和皮肉兼用型4类。甘肃兔种类型多,分布范围广,著名的甘肃地方品种有中国家兔。甘肃民间养兔由来已久。1949年后兔品种主要为皮肉兼用型的青紫蓝兔, 日本大耳白兔及其杂种。养兔作为农村副业始于50年代,全省第一次出现了养兔热,1958年底全省兔存栏33. 7万只;70年代初和1984年全省又出现两次养兔热;1986年全省把养兔业作为农村脱贫致富的“短、平、快”项目来抓,养兔业得到快速发展,当年底存栏兔263. 2万只。1998年,全省兔出栏113.26万只,存栏123.47万只。 兔哺乳纲兔形目兔科穴兔属动物。家兔约在2000年前驯化而成。世界约有60多个品种。兔的体重约1~7 kg。按用途可分4类:肉用兔、毛用兔、皮用兔、皮肉兼用兔。主要品种有安格拉兔、中国兔、日本兔、比利时兔、青紫蓝兔、喜马拉雅兔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