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八七会议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八七会议Baqi huiyi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出席会议的有中央委员瞿秋白、李维汉、张太雷、邓中夏、任弼时、苏兆征、顾顺章、罗亦农、陈乔年、蔡和森;候补中央委员毛泽东、李震瀛、陆沉。此外还有监察委员、团中央代表、两湖代表、军委代表及共产国际代表等,共20多人。会议由李维汉主持。会议只开了一天,主要议程是:❶共产国际代表罗明纳兹报告; 八七会议Baqi huiyi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中央委员李维汉、瞿秋白、张太雷、邓中夏、任弼时、苏兆征、顾顺章、罗亦农、陈乔年、蔡和森,候补中央委员李震瀛、陆沉、毛泽东,中央监察委员杨匏安、王荷波,青年团代表李子芬、杨善南、陆定一,湖南代表彭公达,湖北代表郑超麟,军委代表王一飞,中央秘书邓小平,共产国际代表罗明纳兹等。会议由李维汉主持,通过了瞿秋白代表中央提出的《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告全党党员书》,及《最近农民斗争的议决案》、《最近职工运动议决案》、《党的组织问题议决案》等。会议系统地批评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制定了新的路线和工作方针。毛泽东在会上提出党“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在湘、鄂、粤、赣四省举行秋收起义。会议选举苏兆征、向忠发、瞿秋白、罗亦农、顾顺章、王荷波、李维汉、彭湃、任弼时等9人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邓中夏、周恩来、毛泽东、彭公达、张太雷、张国焘、李立三等7人为候补委员。这次会议是在中国革命遭受严重挫折后,中共中央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它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反对了政治上的右倾投降主义,开始了在农村领导武装暴动、开展土地革命的新时期。但是在反对右倾错误的同时,没有注意防止“左”倾错误,以至“左”倾情绪在会议之后有所增长。 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李维汉担任会议主席,瞿秋白代表中央常委作了报告。这次会议在党的历史上有伟大的功绩。它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并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当时最主要的任务。但在反对右倾时却为后来的“左”倾错误开辟了道路。 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地位,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并把发动湘、鄂、赣、粤等省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当时党的主要任务。毛泽东在会上作了重要发言,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科学论断。会议选举瞿秋白、李维汉、苏兆征等组成临时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反对右倾的同时,没有注意正在滋长的“左”倾情绪,导致了“左”倾错误的出现。此后,中国共产党便开始在农村领导武装暴动、开展土地革命,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八七会议中共中央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出席会议的有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中央监察委员以及其他方面的代表共22人。会议只开了1天,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选举了由9名委员和7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临时中央政治局,临时政治局选举产生了由3人组成的政治局常委会,主要负责人为瞿秋白。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