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八体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八体bati

秦代汉字的八种书体。“八体”的名称出自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叙》。许慎说:“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其中大篆、小篆、虫书、隶书是4种结构不同的字体,而刻符、摹印、署书、殳书则是4种用途不同的文字变体。大篆是春秋战国时期通行于秦国的文字,也叫籀文。小篆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的通用文字,它是在大篆的基础上加以省改简化而成的。虫书是将汉字写成鸟虫的形状,装饰性很强,也叫鸟虫书。隶书是简化篆书而成的一种字体,因秦代多为徒隶所用而得名。刻符是刻在符节上的文字,字体属篆书。摹印是用于玺印的文字,字体是在小篆的基础上稍加变化而成。署书是在封签与匾额上题字所用的。殳书是刻在兵器上的文字,字体属小篆,只是笔画略为简省。

八体

秦代通行的8种书体。即大篆、小篆、虫书、隶书、刻符、摹印、署书、殳书。后4种类似小篆,仅以用途不同而相区别。

八体

秦代汉字的8种体式。“八体”的名字始见于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许慎说:“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大篆、小篆、虫书、隶书是4种结构不同的文字;刻符、摹印、署书、殳书是施用在不同器物上的4种有特殊用途的字形。

八体

刘勰关于文章风格的分类。语出《文心雕龙·体性》:“若总其归涂,则数穷八体。一曰典雅,二曰远奥,三精约,四曰显附,五曰繁缛,六曰壮丽,七曰新奇,八曰轻靡。”这里的“体”不同于《典论·论文》中所说的“文各有体”的“体”,即不是指体裁,而是主要指风格。刘勰把文章的风格概括为这八类,还对每一类的特点作了具体论说,又把“八体”分为四组,每组都有一正一反的关系:“雅与奇反,奥与显殊,繁与约舛,壮与轻乖”。刘勰认识到风格的多样化。所谓正反,不一定有高下之分,但他又不是无所贬褒的,如对“新奇”、“轻靡”二体,颇露微词而对典雅最为推崇。这虽有纠正当时文风流弊的作用,但贬低二体是不恰当的。至于“八体”所以形成,刘勰认为是由于作者“才(才华)”、“气”(气质)、“学”(学识)、“习”(习染)四者的综合。他还指出“八体屡迁”,即作家的风格常有变化,因此,只有将“八体”融会贯通,才能运用自如,并且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他说:“八体虽殊,会通合数,得其环中,则辐辏相成。”可见,刘勰的“八体”风格论纲举目张,形成一个完整体系,较之曹丕、陆机之说,有了重大的发展,对古代散文美学风格的分类和辨析有着重要的理论贡献。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8:2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