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六镇起义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112 六镇起义

北魏末年北方六镇士兵和各族人民大起义。北魏初,为防止柔然的进攻,在北部边境设立了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等六镇(后增为九镇),镇将都由拓跋贵族担任。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镇兵不断受到镇将的残酷奴役和剥削,军官霸占土地,克扣军饷,引起士兵不满,怀荒镇士兵首先起来,于523年起义,杀镇将于景。不久,匈奴人破六韩拔陵在沃野发动起义,杀镇将高阙戍主,得到了六镇士兵和人民的响应。次年,胡琛、赫连恩等也在高平起义,六镇尽为起义军所占。525年,起义军在五原、日道(今内蒙古呼和浩特)等地遭到北魏政府和柔然统治者的镇压,破六韩拔陵被俘牺牲,起义失败。

六镇起义

北魏末年北方六镇戍卒和各族人民大起义。六镇设于北魏初年,后增为武川、怀朔、沃野、柔玄、怀荒、抚冥、御夷、高平、薄骨律等九镇。均以贵族为镇将。魏都城南迁洛阳后,六镇逐渐失去重要性。宣武帝以后,“边任益轻,唯底滞凡才,出为镇将”。他们大都贪残无比,霸占土地,克扣兵饷,对镇兵和各族百姓进行残酷的奴役和剥削,加上灾荒连年,阶级矛盾十分尖锐。正光四年(523年),怀荒(今河北张北境)镇兵杀镇将起义。不久沃野镇(今内蒙古五原北)破六韩拔陵率士兵杀镇将起义,各族人民及镇兵纷起响应。高平镇兵亦在胡琛率领下起义。起义军连连克捷,六镇尽为所占。北魏政府勾结柔然贵族进行镇压,义军经英勇奋战,终告失败。这次起义揭开了北魏末年各族人民大起义的序幕。

六镇起义

北魏末年北方六镇戍兵和各族人民的大起义。又称北魏末年北方边镇起义。北魏初年,为了抵御柔然的进攻,保卫首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于平城沿北边界东起赤城,西至五原长达2000里之地设置了沃野(今内蒙古五原西北)、怀朔 (今内蒙固阳西北)、武川 (今内蒙武川西)、抚冥(武川东北)、柔玄 (今内蒙兴和西北)、怀荒 (今河北张家口北) 等六军镇,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但自迁都洛阳后,这些军镇的地位逐渐下降,镇将任意霸占土地,克扣军粮,奴役镇兵,阶级矛盾趋于激化。523年,柔然贵族进犯六镇,大肆劫掠而去。怀荒镇军民要求开仓赈饥,遭到拒绝,遂杀镇将于景起义。次年三月,沃野镇士兵在破六韩拔陵率领下,杀镇将起义,占领沃野,继克武川、怀荒等镇。接着高平镇民也举行起义,举敕勒酋长胡琛为高平王。北边六镇全被义军攻占。北魏统治者遂勾结柔然贵族对义军实行内外夹击,525年,破六韩拔陵兵败牺牲,各镇义军相继被镇压。六镇起义揭开了北魏末年各族人民大起义的序幕。在起义中,各族人民共同斗争,并肩战斗,促进了民族融合。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3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