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共工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共工官名。上古帝尧时置。《尚书·尧典》: “欢兜曰:都! 共工方鸠𠊩功。”易解: “欢兜、共工, 尧时大臣,四凶之二。今按共工为尧之水官,郑玄曰: ‘共工,水官名。’《竹书纪年》曰: ‘帝尧十九年命共工治河。’ 皆可证。方,借为防; 鸠借为救,《说文》引作救。方鸠,即防救也。《周语》: ‘昔共工欲壅防百川。’ 可见防救及共工治水之特点。 𠊩, 音撰, 马融曰: ‘具也。’ 共工方鸠𠊩功,谓共工防救水灾, 己具功绩。” 《尚书·尧典》:“帝曰: 俞,咨,垂! 汝共工。”易解: “共工,官名,理百工之事。”《资治通鉴·汉纪·王莽始建国元年 (公元9年)》: “更名……少府曰共工。” 《汉书·百官公卿表》:“少府,秦官,掌山海池泽之税,以给供养,……王莽改少府曰共工。” 共工传说中的神话人物。相传为人面蛇身赤发乘二龙。中国古籍中关于共工的记载很多,但诸说不同。在旧的民间传说中,多把他说成是一个兴风作浪的凶神。《淮南子·本经训》 中说: “共工氏振滔洪水,以薄空桑。” 意思是说他发起洪水,迫近了空桑 (今山东境内)。连他的臣子相繇,也是个同时把九个头放在九个山上,吃尽九个地方东西的恶煞。大禹杀死他后,水腥臭无比,流在地上连五谷都不长。共工也被传说为部族领袖。据《尚书·舜典》及《史记·五帝本纪》载,共工是尧的臣子,试授工师之职,后于驩兜、三苗及鲧并称为“四罪”,被舜流放于幽州。他还被传说为敢于改变天地日月星辰的英雄。《淮南子·天文训》载:“共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共工Gonggong古代神话中的人物,炎帝后裔,祝融之子。相传他是人面蛇身赤发,身乘二龙。他与颛顼为争夺帝位而战,因为战败而发怒,一头撞向北边的不周山,撞断了撑天的柱子,撞折了维系天地的绳子。从此天空就向西北倾斜,日月星辰也都倒向那边,江河百川则夹带泥沙流向东南大地。还有的传说他是水神。大部分时间住在水中,偶尔也住在陆地上。他常常振滔洪水,冲平高山,借着水势来挟制天下。 共工又称“共公”。❶神话人物。人面蛇身赤发,身乘二龙。据《淮南子·天文训》,乃胜利的英雄:“昔者共工与顓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国语》、《山海经》、《淮南子》、《史记》司马贞补《三皇本纪》等,均有记述,然各不相同。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