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时语言学gongshi yuyanxue
语言研究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研究一种或多种语言在其历史发展中某一个阶段的基本状况。共时语言学有时被称为静态语言学、断代语言学或描写语言学。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是运动着的、发展变化着的,但又是相对稳定的。这就是语言的纵向的历时性和横向的共时性。瑞士语言学家F·索绪尔从时间和空间的观念着眼,把人类语言分成历时性语言和共时性语言。语言的历时性是一种客观存在,但单一的、纯静的共时性是不存在的,因为时间是转瞬即逝的,可语言是时时刻刻都在不断变化的,因此共时性只能是一种心理现实,不可能是客观存在。语言的共时性只能是相对历时性而言的。共时性语言只能相对稳定地存在于一定的空间之中。对任何一种语言体系的空间进行描写和研究,这就是共时语言学的基本任务。
共时语言学其实就是描写语言学,它的目的在于对语言进行断代的、相对静止状况的描写,它以自己的一套独特的、严格的方法对语音、语义、词汇、语法等进行观察、分析、研究。但“描写语言学”这一概念又有其狭义的内涵,它有时专指美国语言学,即L·布龙菲尔德的研究方法。布龙菲尔德的描写语言学研究,有其人类语言学的意义,即采用实地调查法,观察、描写、分析、研究没有文字系统和书写传统的北美印地安语,并有一套特别适用于调查对象的术语。共时语言学与广义的描写语言学是可相互替换的术语,广义的描写语言学包含了共时语言学的全部内容。
与历时语言学相对。研究整个语言或语言的某个结构部分(语音、词汇、语法)在其发展中某一阶段的状况,而不管它在历史中的发展和变化。如汉语的共时研究可以分出古代汉语、近代汉语、现代汉语等科。参见“描写语言学”、“历史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