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关中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关中❶指函谷关(今河南灵宝东北)以西地区。一说今陕西全境、甘肃东部秦岭以北和四川东部长江以北地区;一说今陕西和甘肃东秦岭以北地区;一说今陕西关中盆地。 关中古地区名。所指关名不同,因此范围大小不一。潘岳《关中记》以为“东自函谷,西至陇关”;《三辅旧事》以为“西以散关为限,东以函谷为界”;徐广以为“东函谷,南武关,西散关,北萧关”;胡三省注《资治通鉴》:“西有陇关,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北有临晋关,西南有散关。”不论在两关之间,或在四关五关之中,总之谓“关中”。历史上有以函谷关以西为关中。《史记·货殖列传》:“故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汉书·地理志》则称“故秦地天下三分之一。”是泛指战国末年函谷关以西秦国故土, 包括秦岭以南的汉中和巴蜀。关中或指秦岭以北陕西境,有时或包括陇西, 如项羽三分关中封秦降将,其中翟王都高奴(今延安)包括陕北,雍王都废邱(今兴平县东南),其辖地包括陇西, 时或专指今陕西关中盆地,《史记·货殖列传》:“关中自汧雍(今宝鸡、陇县)东至河华(华阴、潼关)。” 关中古地区名,是古代对渭河平原及陕西地区的泛称。历代所指范围大小不一。战国秦汉时期,把函谷关以西秦国故地,包括秦岭以南的汉中、巴蜀地区和陇西、陕北一带,统称关中,时或专指今渭河平原。此外,又有两关、三关、四关及众关之说,即指众关之中的地方。晋人潘岳以为“东自函谷,西至陇关”;《三辅旧事》以为,“西以散关为限,东以函谷为界”;徐广以为“东函谷,南武关,西散关,北萧关”; 胡三省在《通鉴》注中以为“西有陇关,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北有临晋关,西南有散关”等。唐时及以后,“关中”一般指潼关以西,散关以东,萧关以南,武关以北之域,即以渭河平原为主体的地区。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