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格
小便不通名曰关;呕吐不止名曰格;小便不通与呕吐不止并见曰关格。为中老年妇女易患证。多见于水肿、癃闭、淋证等病证的晚期。因脾阳亏损,肾阳衰微,阳不化水,水浊逗留,浊邪壅塞三焦,致使三焦气化失常,升降失司所致。辨证论治:本虚:
❶气血阴虚,浊毒内停者,神疲乏力,腰腿酸楚,烦热呕恶,纳呆不食,大便秘结,小便短赤,面色萎黄。舌暗淡,苔粗黄,脉沉细。以滋阴保肾汤(黄精、生地、丹参、赤白芍、牛膝、地龙、首乌、元参、生大黄)益气养血,滋阴降浊。
❷气血阳虚,浊毒内停者,神疲乏力,腰腿酸软、畏寒、呕恶、纳呆不食,尿少便溏,面色㿠白。舌胖暗淡,苔白腻,脉弱。以助阳保肾汤(生黄芪、当归、炮附子、桂枝、猪茯苓、车前子、陈皮、半夏、制大黄)补气养血,助阳降浊。
❸气血阴阳俱虚,浊毒内停者,神疲乏力,腰膝酸软,烦热畏寒并见,大便溏结交替,面色晦暗,纳呆呕恶。舌胖暗淡,苔黄白相兼,脉沉细无力。以芪归保肾汤(黄芪、党参、当归、菖蒲、地龙、桂枝、生姜、半夏、陈皮、猪苓、茯苓、大黄)调补气血阴阳,排浊。标急:
❶湿浊犯胃,升降失调者,恶心,呕吐不止,口苦口干不欲饮为主症,兼有本虚症状。舌偏红苔黄腻,脉滑数沉取无力。以黄连温胆汤(二陈汤加竹茹、生姜、枳实、黄连)和胃降逆,升清降浊。
❷营分蕴毒,伤血动血者,鼻衄、齿衄、肌衄、呕血便血为主症,兼有本虚症状。舌质红绛少苔或黄燥苔,脉沉细数或浮大数。以犀角地黄汤(犀角、生地、赤芍、丹皮、白茅根、三七粉)清营解毒。
❸肝风内动者,发热头痛头晕,视物昏花,烦闷躁扰,手足抽搐或筋惕肉膶。兼有本虚症状。舌质干绛,脉弦而数。以羚羊钩藤汤加减(羚羊角、钩藤、天麻、生地、菊花、茯神、桑叶、生石决明、珍珠母、生牡蛎)镇肝熄风。
❹湿浊壅塞,上蒙清窍者,神昏、谵语或嗜睡、口臭、痰多气粗。舌体胖大,舌苔厚腻。以菖蒲郁金汤加减(石菖蒲、炒栀子、鲜竹叶、丹皮、郁金、连翘、灯芯草、木通、鲜竹沥水)送服安宫牛黄丸(市售成药)涤痰开窍醒神。针灸治疗:以肾俞、关元、三阴交、太溪为主穴。恶心呕吐腹胀者加章门、足三里;失眠加四神聪,神门。针刺补法。调护:
❶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止发展恶化。
❷早期应避免过劳,按时作息;后期须卧床休息。
❸避免受凉、受湿,防止感冒。
❹应选用优质低蛋白饮食。优质蛋白每日20—30克,以牛奶、蛋、鱼、瘦肉为宜;忌食各种植物蛋白饮食。
❺保证热量,(每日不应少于35千卡/公斤体重),主要以摄入糖为主。
❻宜食新鲜蔬菜及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