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典属国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典属国官名。秦代置。掌降附蛮夷事务。《资治通鉴·汉纪·昭帝始元六年 (公元前81年)》: “诏武 (苏武)奉一太牢,谒武帝园庙,拜为典属国,秩中二千石。”胡三省注: “《班·表》: 典属国本秦官,掌归义蛮夷; 汉因之。今以命武,以武久在匈奴中,习外夷事,故使为是官。其后省并为大鸿胪。”北魏复置。后废。 典属国官名。秦置,掌边疆属国事务。汉初因之。武帝时增置属国都尉、丞、候千人,所属有九译令。成帝河平元年 (前28) 并入大鸿胪。北魏曾一度复置,职同秦汉,后代不复重设,仍由鸿胪寺掌理其职。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