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典当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075 典当

旧中国时一种以收取实物作抵押进行放款的高利贷机构。历代名称不同,有质库、质肆、解库、长生库、典铺、当铺、当店、押店等。中国近代在官银号和国家银行设立以前,清政府官款多存某些典当生息,故又有公典、公当之称。最早的典当为南朝时寺庙所经营的当铺,称“质库”。中国典当业以资本大小、期限长短、纳税多寡以及利率高低的差别分为典、当、按、质、押五种。典当受押物品成交后,付以收据,俗称“当票”,载明所当物品及抵押款额,作为借款人到期赎取抵押品的凭证。抵押期限通常是从6个月到18个月不等。过期不赎,即没收其抵押品,称“死当”。押款数额一般在抵押品价值的五成以下。利率极高,按月计算。是剥削农民和城市贫民的信用机构。鸦片战争以后,典当同钱庄、银行建立借贷、转押关系。国民党统治时期,一些地方政府也开设公典、公当。但大城市中典当业渐衰,农村仍有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典当曾一度停业。

典当diandang

一种以收取实物作抵押进行放款的高利贷机构。旧称质库、解库,后称典铺、当铺、押店、长生库等。典当中规模较小而取利重者,称“押当铺”。在乡镇中,领用典当之款以作资本,押得物品再转押于典当者,称“代当”。受押物品成交后,付以收据,称为“当票”,载明所当物品及抵押价款,交押款人收执。抵押期限自6个月到18个月不等。过期不赎,典当即没收其抵押品。历代贵族大官僚多经营典当,清代和珅拥有当铺75座,资本银3000万两。向典当借款者多数是农民和城市贫困户,以粮食或衣物作质。典当的剥削相当残酷,利率极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典当停止营业。

典当

又称“当铺”或“押店”。旧中国以收取衣物等动产作质押的高利贷机构。最早的典当为南朝时寺庙所经营的当铺。历代名称不同,有“质库”、“质肆”、“解库”、“长生库”等。受押物品成交后,付以收据,称为“当票”,载明所当物品及抵押价款,交押款人收执。质押期限自6个月到18个月不等。过期不赎,典当即没收其质押品。质押放款额一般在抵押品价值的五成以下,利率极高,剥削较重。

典当

旧时一种以物件作抵押放款的方式。解放前黎族地区典当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由于受罚、做鬼原因而典当; 一种是想买一块好田,本钱不够,便暂时典出一块坏田,将好田买回来。典当出去的田,只能得到那块田的大部分代价,多以牛只计算,刻竹为凭。一头牛用一道刀痕表示,刻好分两半,当事双方各拿一半。赎田至少要在三年以后,赎田时,双方拿竹片来合,等赎方将牛交清,便焚去竹片,田归原主。

典当hock

见“当铺”。

典当

经营实物抵押贷款的金融组织。俗称当铺。其中以资本多寡和业务大小的不同,分为典当、质店、押店等类。四川的典当业起始年代,尚无资料稽考,在清代已较普遍,全省在嘉庆时(1796年~1820年) 已有典当铺144家,光绪时(1875年~1908年) 有168家,征税款840两。清代典当多由政府出资 (称皇本) 交殷实人或有功名宦绩者承领经营官督商办。民国21年 (1932年),四川省有典当480家,民国25年 (1936年) 有478家。民国29年 (1940年),邮政部、经济部联合颁布 《典当业管理规则》,规定典押分典当、押当两种,资本10万元以上者为典当,10万元以下(至少3000元) 为押当,并须予牌号标明之。四川典当业分布除蓉、渝、万、泸、叙等大中城市外,在富顺、自流井、内江、资阳、资中、大足等手工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发达地区开设尤多。典当业务发展由典当铺发放小额抵押贷款,其对象是城乡居民中生活困难或急需要款项者,贷款多用于消费性支出。在城市多为失业工人、职员、个体手工业和小商贩等,农村则多为贫农、破产地主,居闲官吏也有靠典当旧物维持生计的。当物当中多为生活资料,如衣服、被褥、毛毯、铜、锡、银器、金银饰物、珠宝钻戒、古玩字画等,也有以生产资料、农产物为抵押品的。当铺对押品作价极低,一般值十当五,故称 “半价当”,甚至有低至二、三折的。当息高于市场利息甚多,且另加手续费、保管费等。清代和民国,政府均曾规定利息不得高于三分,当期不得少于18个月~27个月。

典当

典当俗称 “当铺”。中国古老的以经营物品抵押放款索取高利贷的信用机构,起源于南北朝。但各代名称不一。清代称典商、当商或当店。最早的当铺,主要开设在工商业发达、人口密集的城市里。到了封建社会后期,商品流通扩及到农村,作为高利贷的当铺,也逐渐深入到接近农村的市镇。在清朝前期,当铺遍布于全国的城市和农村。乾隆九年,北京城内外就有当铺六七百座。广州有典当数十间,汉口镇典库数十处,天津县属城乡有典当40余家,山西有当铺4695家。典当业视规模大小、利弊高低、取赎时间长短,分为典、当、质、按、押五种。典当物一般以 “估衣” 为大宗,还有首饰、铜锡、钟表及杂项。抵押期半年至三年不等。放款额一般在典当物价值的五成以下。典当利率很高,计算利息的方法,有以年计的,也有以月计的,还有以日计的,名叫 “印子钱”。清政府规定,私放钱债、典当财物,“每月取利,并不得过三分。” 即不能超过月利率3%。但实际上这一规定成为一纸空文。在农村,农民则多以田房、畜产、工具作质押物。还有许多农民在春天以寒衣易谷,冬天以食米转换寒衣。典当物价值越小,取赎的时间越短,利率就越高。因此,劳动人民越穷,受当押的剥削也越重。典当物到期不赎,物品由当铺处理。当铺还接受存款,发行信用货币。在官银钱号设立前,国库及地方各库款项多存放典当生息,或直接以库款投资开设当铺,称为 “官当”。不仅普通商人,就是一些贵族官僚地主乃至皇帝也以银钱作资本,“放印子钱,重利盘剥”。如雍正帝在藩邸时,就开了不少当铺,即位以后,又继续增置。大学士和珅有 “当铺七十五座,本银三千万两,银号四十二座,本银四千万两”。1888年 (光绪十四年) 全国有典当七千几百家。后因全国信用机构发展,典当业务范围逐步缩小。新中国成立后曾一度完全歇业。改革开放后各地又兴起典当,不过性质不同于旧中国的高利贷盘剥,而是采取以物抵押贷款,方便人们的生产、生活。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2:4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