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养恤说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养恤说

中国古代统治阶级救荒政策思想之一。历代统治阶级常以“一民饥,曰我饥之,一民寒,曰我寒之。”为恤民的根本原则。养恤说包括施粥、居养、给药、赎子等内容。《毛诗·豳》记有“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周礼》记有“疾医,凡民有疾病者分治之; 司救,凡有天患民病,则以王命施惠。”此即养恤说之始。宋代诸子集两周、秦、汉以来各种零星说理之大成,对养恤作了最为切要而详尽的论述。程明道说:“救饥者,日得一食则不死矣。当先营宽广居处,切不得令相枕借宿,戒使晨人,午而后与之食。择羸弱者作稀粥,早晚两给,勿使至饱,俟气稍完,然后一给,其力能自营一食者,皆不来矣。比之不择而与,当活数倍多也。”(《程氏遗书》)司马光疏云:“圣王之政,使民安其土,乐其业,自生至死,莫有离散之心。以臣愚见,莫若谨择公正之人,为河北 (宋代路名)监司,使察饬州县,守宰不胜者,易之,多方挪融斗斛,各使赈济本州县之民。若斗斛数少,不能周遍,且须据版籍,先从下户次第赈济,则所给有限,可以预约矣。若富室有蓄积者,官给印历,听其举贷,量出利息。候丰熟日,官为收索,示以必信,不可诳诱,则将来百姓务争蓄积矣。如此饥民知有可生之路,自然不弃旧业浮游外乡。居者既安,则行者思反 (同返)。若县县皆然,岂得复有流民哉。”(《文献通考》引) 明清诸儒所论,也没有超出宋代的范围。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3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