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内养功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内养功静功基本功法之一,强调默念字句、腹式呼吸、舌体起落、意守丹田等调息、调心、调身三调并重。具有静心守神、培补元气、调和气血、协调脏腑等“内养”作用,治疗虚证,特别是脾肾虚损的各种疾病有较好的效果。本功法原流行于民间,后经刘贵珍整理,并在疗养院临床验证,推广于全国。今简要介绍其功法。功前准备,排清二便,宽解衣带,两目微闭,排除杂念,心怀喜悦,心身进入松静状态。姿势卧、坐均可,年老体衰多取侧卧式,头稳放枕上,略向前低,腰略前屈,下肢下直上曲,上肢一弯置枕前,一伸置髋上;一般可取椅凳正坐式,头颈端正、下颌微收,含胸松腰,垂肩悬肘,腹略向前鼓,两掌向下平放于大腿上。功法是默念字句配合呼吸与意守。默念字句是意念而不要出声;字句一般由三字开始,随本人情况逐渐增加,但最多不超过九字;词意要松静、美好、健康,如“自己静”、“通身松静”“自己静坐好”等,也可随病选词,如年老胃弱选“静坐健脑健胃”。呼吸之法有两种,第一种用鼻呼吸,吸气始舌抵上腭,默念第一字;气自然吸入,气沉丹田,停顿,念中间字;念最后字时舌放下,将气呼出。第二种用鼻呼吸或口鼻兼用,吸气时意念引气入丹田,然后将气呼出,停息,舌抵上腭、默念字句,念完将舌放下,进行下次呼吸。本功法的意守部位一般选脐下丹田,结合呼吸时腹壁起伏,容易取得较好效果。注意事项,一是无论何种姿势,均要自然舒适,但也不可懈怠欲睡;二是默念字句与呼吸配合乃本功关键,宜反复练习,找准感觉,均忌憋气;三是练功期间杜绝房事。 内养功气功功法。是气功静功中的基本功种。此功法原流行于民间,皆以口授单传。1940年刘贵珍从刘渡舟处学得此功,受益后经过整理,在原唐山气功疗养所,后在北戴河气功疗养院反复试验,确有显著效果,后在全国推广。练习的姿势有侧卧、仰卧、坐式及壮式四种。意守部是脐下一寸五分,有时也守膻中及大脚趾。采用腹式呼吸,呼吸方式有吸停呼、吸呼停、吸停吸呼三种。在呼吸过程中默念字句,借以收敛思绪、排除杂念。该功对肠胃消化系统疾病和神经衰弱症有较好疗效。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