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内班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内班清代太学设6堂,6堂肄业分内班、外班。《清史稿·选举志一》: “……设6堂为讲肄之所,曰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广业,一仍明旧。……6堂肄业,分内、外班。初,内班150名,堂各25名; 外班120名,堂各20名。户部岁发币银,给膏火,奖励有差,余备賙恤。乾隆初,改内班堂各30名,内、外共300名。既而裁外班120名,加内班膏火,拨内班24名为外班。嘉庆初,以8旗及大、宛两县肄业生距家近,不住舍,不许补内班。补班之始,赴监应试,曰考到。列1、2等者再试,曰考验。贡生1、2等,监生1等,乃许肄业。假满回监曰复班。内班生愿依亲处馆,汉、蒙、汉军恩监生习翻译或骑射,不能竟月在学者,改外班。旷大课1次,无故离学至3次以上,例罚改外。置集愆册,治诸不帅教者。出入必记于簿,监丞掌之。省亲、完姻、丁尤、告病及同居伯、叔、兄长丧而无子者,予假归里,限期回监。迟误惩罚,私归黜革,冒替出名。” 内班即卫的一种。在禁旅八旗郎卫中,宿卫乾清门、内右门、神武门、宁寿门的八旗兵为“内班”。宿卫太和门的八旗兵为“外班”。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