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地理学junshi dilixue
人文地理学分支学科之一,是从军事角度着眼,分析军事活动与地理条件之间关系的科学。内容包括:❶地貌特征对行军作战的影响。不同的地貌类型如平原、山地、丘陵,对进攻、防卫、兵员部署和运动的深刻影响,适应于不同地形的战略战术。
❷国家地理位置的战略价值。国家的地理位置不仅具有经济意义,而且具有不同的战略意义。位于沟通大洋交通的海峡、位于两大陆连接处的地峡、扼守海上和陆上交通的位置都具重大战略价值。如位于欧亚非连接处的地中海和中东,位于大西洋与太平洋、北美洲与南美洲连接处的中美洲,位于太平洋与印度洋、大洋洲与亚洲交通要冲的东南亚各国,历史上一直是列强争夺的重点。
❸综合国力的研究。战争是敌我双方综合国力的较量。国家的人口数量和构成,兵员供给和动员能力,政治、经济形势和军事实力,均对战争有深刻影响。
❹国家政治意志和组织。主要指领导者贯彻国家战略的意志和由此动员、组织和激发出来的统一意志和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
❺国家的军事经济力量。包括国防工业力量、军事交通状况、军用交通工具拥有量、国防公路里程和分布状况、专用铁路设施、军港及设施状况。
❻军事气象、气候研究,包括气温、降雨、风暴、能见度等自然条件对军事行动的影响。
❼兵源供应状况及地域差异,包括国家或地区兵源供给能力,兵源体质、意志、文化的地域差异。
❽战略区域和战略要地及战争热点的研究。军事地理学与军事战略学、军事战术学、军事地域学、军事地形学、军事交通学、军事运输学均有密切关系。军事地理学是伴随各种各样的战争发展起来的,它的萌芽包含于军事科学和政治地缘学中。本世纪初由美国海军史学家A·T·马汉提出的海权理论,1904年由英国H·J·麦金德提出的陆权理论,1950年A·P·谢沃斯基提出的空权理论,都从各自的目的研究了世界战略的重点区位,具有明显军事地理学特点。中国军事地理学的萌芽始于“孙子”、“吴子”、“司马法”、“六韬”等中国古代兵书。如现存的13篇“孙子兵法”: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就包含了丰富的军事地理内容。毛泽东同志既是伟大的思想家,也是伟大的军事家,他的许多著作如《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等,虽是军事战略理论,但也包含了丰富的军事地理学内容。
又称“国防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分科。从军事角度着眼,分析军事与地理条件之间关系的学科。内容包括研究国家地理位置的战略价值、人口及其动员能力、国家的军事经济力量、军事交通状况、自然条件对军事行动的影响以及军事力量和政治因素的相关分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