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农业产值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农业产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甘肃省农业历年产值占历年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949年占70% , 1950~1952年平均占71%, 1953~1957年平均占74%, 1958~1962年平均占80%。其后,通过调整社队规模,恢复社员自留地和家庭副业,1963~1965年平均占77%, 1966~1970年平均占74%,1971~1975年平均占73.8%。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甘肃农村逐步改变了人民公社体制,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责任制,到1984年底全省基本实现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各种形式的联产计酬生产责任制, 逐步形成了集体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这个过程中,还进行了一系列的配套改革措施,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全省农村社会总产值,1980年为32.34亿元, 1994年增加到467.19亿元。平均增长速度,“七五”时期为20.20%, 1993~1994年为56.27% 。其中,农业总产值, 1980年为27.39亿元,1994年增加到225.41亿元, 分别占到农村社会总产值的84.7%和48.25%; 平均增长速度, “七五”时期为15.10%, 1993~1994年为60.52%。全省农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例由1978年的79.35%降到1994年的67.5%, 林、牧、渔业的产值所占比例相应提高。全省农业产值平均增长速度,“七五” 时期为6.63%, 1993~1994年为4.33%。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