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劳动力利用率utilization ratio of agricultural labour force
衡量农业劳动力利用程度的指标。一般用实际参加农业生产经营的劳动力数与拥有的农业劳动力数之比表示,或者用农业劳动力实际参加农业生产经营的时间与应参加的时间之比表示。
提高农业劳动力利用率,无论从一个国家看或从一个地区、一个企业看,都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扩大生产规模、增加收入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国是一个人多地少、农村中剩余劳动力(包括季节性剩余)比较多的国家,提高农业劳动力利用率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影响农业劳动力利用率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自然条件;二是社会经济条件。在自然条件中,以气候条件和土地资源状况的影响最大;在社会经济条件中,以人口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最大。由于一定地区的地理自然条件难于有大的改变,因此,提高农业劳动力利用率的基点是改善社会经济条件。从中国的情况看,提高农业劳动力利用率的途径主要是:❶使物质资料的再生产与人口的再生产相协调,防止人口增长过快而出现的劳动剩余;
❷扩大耕地,制止乱占、滥用耕地;
❸实行集约经营,扩大农田基本建设,增加劳动积累;
❹广开新的生产门路,在保证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发展多种经营;
❺发展农村中的第二、第三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并适量地向大中城市输送劳动力;
❻提高农业劳动者的文化科学技术水平,以适应发展新的产业、新的生产项目和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的需要。同时要兼顾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劳动力利用率的提高,防止片面追求其中的一项而忽视另一项。因为在农业劳动力总数既定的条件下,农业的生产水平是由劳动力利用率与劳动生产率共同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