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生产成本农产品价值的基本组成部分。一般指生产某一单位农产品所耗费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的费用总和。包括种子、肥料、农药、机耕费用和固定资产折旧、维修费用,以及生产、管理用工的报酬等。有完全成本和不完全成本、单位土地面积成本和单位产品成本、单项农产品生产成本和类别农产品生产成本等类型。 农产品生产成本cos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生产一定数量的某种农产品所支出的产品成本费用的总和。是反映农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一个综合性指标。也是国家制定农产品价格、调整工农业产品比价、确定农业区划与布局的依据。狭义的农产品生产成本仅指农作物成本。中国国营农场农作物成本项目一般有:种子和种苗、肥料、农药、人力作业费、机械作业费、畜力作业费、田间运输费、灌溉费、制造费用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一般只计算不包括人工费用的不完全成本。 农产品生产成本农产品生产成本指生产者生产一定种类和数量农产品所支出的费用的总和。主要由两部分构成: ❶生产者花费在生产资料上的费用。即生产资料资金耗费,称为物化劳动成本要素。它是生产过程中转移到产品中的生产资料价值的货币表现。 ❷生产者花费在农业劳动力上的费用。即生活资料资金耗费,称为活劳动成品要素。相当于生产过程中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v+m) 中生活资料耗费 (v) 的货币表现。使用本单位的劳动力由所耗劳动力的再生产费用构成,或由所付工资构成。此外,在生产单位的农产品成本核算中,为生产租入设施支付的租金和贷款支付的利息等 (m的一部分),也计入成本。 农产品生产成本的基本形态有两种: ❶个别成本。各个农业生产单位当年的成本与若干年内的平均成本。是农产品个别价值中c+v部分的货币表现。核算个别成本是为了通过个别成本之间,或个别成本与社会成本之间的比较、分析,找出成本较低的原因,以改善经营管理和生产技术措施,获得更多的盈利。 ❷社会成本。是社会范围内的成本。其实质是农产品社会价值中c+v部分的货币表现。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劣等地上的农产品成本就是农产品的社会成品。而社会主义条件下农产品社会成本确定,中国经济界有不同意见。有的主张以劣等地的农产品价值为社会价值,有的则主张以中等地的农产品价值为社会价值。计算农产品社会成本是为了给国家在全国范围内配置生产、推广技术措施、规定或调节农产品价格提供依据。除上述两种基本形态外农产品成本还可以分为多种成本形态,如: 企业成本和地区成本; 年度成本和阶段成本; 完全成本和不完全成本; 产品成本和作业成本;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 年度成本和季节成本; 产品成本和部门成本等。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学界对农产品成本中的活劳动耗费计算争论颇多。争论的主要问题有: ❶生产农产品的活劳动耗费是否应计入成本。多数人认为,活劳动耗费是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费用,应当计入成本; 少数人认为,在实行劳动日计酬的制度下,只有物化劳动耗费属于生产农产品的费用,农产品的价格与上述费用的差额成为社员收入,因此农产品成本中不含活劳动耗费的部分。 ❷活劳动耗费如何计入成本,在中国农村以生产队为核算单位时,有人主张按生产队劳动日分配值计算; 有人主张按补偿工作日所耗活劳动的再生产费用即必要生活费用计算; 还有人主张按当地国营农场平均日工资计算。中国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以后,实行农产品成本核算的单位一般只按补偿工作日 (标准劳动日) 所耗活劳动的必要生活费用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