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冯玉祥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142 冯玉祥1882—1948

爱国将领,军事家。安徽巢县人。原名基善,字焕章。少入保定练兵营当兵,21岁入袁世凯武卫右军,后升任第20镇管带。1911年,为响应武昌起义,与王金铭等发动谏州起义,失败后被押解保定。辛亥后任近卫军团长。1914年,入陕镇压白朗起义,升第十六混成旅长。护国军兴后,促使四川督军陈宦通电反袁称帝。后又率部入京,讨伐张勋复辟。1924年9月,二次直奉战起,发动北京政变,通电主和倒直,欢迎孙中山北上主持政务,将所部改称国民军,任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还令鹿钟麟驱逐溥仪出宫并修改清室优待条件。次年,任西北边防督办,所部称西北军。次年赴苏考察。国民革命军北伐后,他迅即回国至五原。召集旧部组成国民联军,集体加入国民党,任中国共产党人刘伯坚为政治部主任。在中共与苏联帮助下,整顿队伍,9月18日于五原誓师北伐。后参与蒋、汪之反共活动。自1928年至1930年投身国民党新军阀混战。1933年,与中国共产党合作,于张家口组织抗日同盟军,任总司令,因受蒋、日夹击而失败。又先后任行政院副院长,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等职。主张反对内战,坚持抗日,建立联合政府。抗战胜利后,与李济深发起组织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1946年赴美考察水利。1948年拟回国参加新政协筹备工作,因所乘轮船失火而遇难。

冯玉祥1882—1948Feng Yuxiang

国民党爱国将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领导人之 一。原名基善,字焕章。原籍安徽巢县, 生于直隶青县,长于保定。行伍出身。1910年任第二十镇第八十标第三营管带 (营长)。1911年武昌起义后,参加发动滦州起义。1914年任第十六混成旅旅长。1915年奉令入川, 反对袁世凯称帝, 暗中与蔡锷联络, 并促成四川独立。1917年7月, 参加讨伐张勋复辟。1918年在湖北通电主和, 反对段祺瑞的“武力统一”。1920年派任佑民前往广州见孙中山。1920年7月直皖战争中, 参加直系军队和皖系军队作战。1921年入陕, 任第十一师师长、陕西督军。1922年4月第一次直奉战争中, 出陕援直, 转任河南督军。10月,调任陆军检阅使。1924年10月,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发动北京政变,囚禁贿选总统曹锟,将所部改称国民军,任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电邀孙中山北上主持大计。11月5日,驱逐溥仪出宫。1925年1月,前往张家口就任西北边防督办。将国民军 一军各部统辖于西北边防督办署,改称暂编西北陆军。此后冯部被人习称为西北军。1926年1 月通电下野, 赴苏联考察。4月于赴苏途中加入国民党。8月离苏回国,被国民党中央任命为国民军党代表、国民政府委员、军事委员会委员。9月抵五原 (今属内蒙古自治区), 组织国民军联军,被推为总司令。率部誓师,表示遵奉孙中山遗嘱,进行国民革命,实行三民主义,反对帝国主义与军阀,宣布全军将士集体加入国民党。五原誓师后,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帮助下整顿队伍, 任命共产党人刘伯坚为政治部副部长,采纳李大钊建议进军甘、陕。1927年5月,在西安就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总司令。6月,占领郑州与武汉北伐军会师。后曾参与蒋介石、汪精卫的反共活动。1928年4月, 与蒋介石、桂系、阎锡山三派新军阀联合举行对奉系军阀张作霖的“北伐”。以后因与蒋介石集团发生利害冲突举兵反蒋,先后爆发蒋冯战争和中原大战,战败通电下野,西北军分化瓦解。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 积极主张抗日, 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和独裁统治。1933年5月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在张家口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任总司令,将日伪军驱逐出察哈尔境。后在蒋介石与日军联合进攻下失败。1935年重返南京, 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后任第三、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后被蒋介石免职。抗日战争胜利后,继续与中共合作,反对蒋介石的内战、独裁与卖国政策。1946年9月赴美考察水利,在美国组织旅美中国和平民主联盟,反对美国援蒋内战。1948年初, 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任中央常委兼政治委员会主席。7月,响应中共号召,乘船由美国前往苏联,准备绕道回国参加新政协筹备工作。9月1日, 途经黑海时因轮船失事遇难。著有《我的生活》、《我所认识的蒋介石》等。

冯玉祥1882—1948Fengyuxiang

原名基善,字焕章。原籍安徽巢县,1882年(光绪八年) 11月6日生于河北青县。曾任北洋陆军第十六混成旅旅长、第十一师师长、陕西、河南督军及陆军检阅使等职。1924年发动北京政变,任国民军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1926年9月,在五原宣布所部加入中国国民党。1927年5月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总司令,随后参加蒋介石、汪精卫的反共活动。1928年后举兵反蒋,先后爆发蒋冯战争和中原大战。九一八事变后,积极主张抗日。1933年5月,同中国共产党合作,在张家口组织察绥抗日同盟军,任总司令。1936年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抗日战争胜利后,继续采取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的立场,与李济深等发起组织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1946年出国考察水利。1948年,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回国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工作。9月1日在回国途中,因轮船失事遇难。

冯玉祥1882—1948

字焕章、安徽巢县人。行伍出身。1914年任北洋陆军第十六混成旅旅长。1924年10月发动“北京事变”。11月5日,派兵驱逐清废帝溥仪出皇宫。1926年加入国民党。次年就任国民党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参与反共。1928年与蒋介石发生冲突,爆发了蒋冯战争。1933年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率部抗日,任张家口民众抗日同盟军总司令。1936年任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国民党第三、第六战区司令长官,不久被蒋介石撤职。1948年初,与李济深等发起组织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任常务委员兼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同年9月响应共产党号召,回国参加新政治协商筹备工作,在黑海遇难。


冯玉祥1882—1948

字焕章,安徽巢县人。曾任北洋陆军师长及督军等职。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期间发动北京政变,将所部改称国民军,自任总司令。1926年9月,率部在五源誓师,参加国民革命。蒋介石叛变革命后,他曾参与反共活动。从1928年起,起兵反蒋,先后爆发蒋冯战争和中原大战,均失败。1933年与中共合作,在张家日组织察绥抗日同盟军。后曾任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主张与共产党合作,反对蒋的内战、独裁政策。1946年出国考察水利。1948年与李济深等发起成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1948年9月回国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工作,途中在黑海因轮船失火遇难。参见“军事”中的“冯玉祥”。

冯玉祥1882~1948

原名基善,字焕章。巢县夏阁镇竹柯村人,出生于河北省青县光济镇。14岁入伍,20岁投袁世凯新军武卫右军,历升左哨哨长、队官,第四十协第八十标三营管带。1912年与王金铭举行滦州起义,任参谋总长。失败后,投陆建章,历任团长,旅长。曾随陆入陕围剿白郎起义军。1917调任正定府第六路巡防营统领,曾通电反对张勋复辟。次年兼任湘西镇镇守使。1921年任第十一师师长,受命代署陕督。奉大战爆发,任援直陕军总司令,后就任河南督军、陆军检阅使。1924年发动北京政变,与胡景翼、孙岳等宣布成立国民军,出任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电请孙中山北上,又派部包围紫禁城,驱逐溥仪出宫。1925年去张家口任西北边防督办。次年宣布辞职,取消国民军名义。不久加入国民党,去苏联访问。同年8月回国,任广州国民政府委员兼北方国民军联军总司令。9月17日在五原誓师,成立国民军联军。挺进陕甘,解除刘镇华军对西安8个月的包围。次年就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总司令、河南省政府主席、开封政治分会主席。与蒋介石议定宁汉合作,共同“清党”、“北伐”。1928年与蒋介石换帖结拜兄弟,任行政院院长兼军政部部长。次年在华阴布置反蒋,爆发蒋冯大战。1930年与阎锡山联合反蒋,中原大战爆发。11月声明释权归田,息影泰山。“九·一八”事变后,通电谴责蒋介石不抵抗政策。1933年被推为察绥民众抗日同盟军总司令指挥,收复康保、宝昌、多伦。8月在日、蒋勾结夹击下,被迫宣告下野。1935年任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八·一三”事变发生,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旋调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1939年1月发表《黄花菜》诗,谴责汪精卫卖国行径,又提出通缉汪逆,惩办附逆分子的议案。1946年在《大公报》发表致蒋介石公开信,要求停止内战,实现民主和平。9月2日去美国,先后发表讲演和《我告全国同胞书》、《我为什么与蒋介石决裂》的文章。1948年被推举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政治委员会主席,又发表《致蒋介石的一封公开信》。7月30日登苏联客轮“胜利号”回国,9月1日因“胜利号”起火罹难。其骨灰1953年安放于泰山陵墓。

冯玉祥1882—1948

原名基善,字焕章。原籍巢县,生于河北青县。自幼家境贫困,被迫入清军挂名补兵,1902年改投袁世凯新军。1910年为第二十镇四十协八十二标第三营管带。次年武昌起义爆发,曾与王金铭、施从云等共谋滦州起义未成。张勋复辟时率部进京讨伐。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被吴佩孚任为第三军总司令,同年发动北京政变,通电全国组成“中华民国国民军”任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并电请孙中山北上主持大计。1925年任西北边防督办兼任甘肃督办。多次赴苏考察,经徐谦介绍加入了国民党,并被公举为国民军联军总司令,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军事顾问的帮助和支持下,积极整训队伍。1927年武汉国民政府将冯所指挥的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冯为总司令。1928年南京政府改组,任国民政府委员、行政院副院长兼军政部长。1929年联合阎锡山和李宗仁等发动反蒋中原大战。1933年在张家口成立抗日同盟军,任总司令,多次击败日军,收复大片失地。抗日战争初期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旋被蒋解职。1946年出国考察水利,1948年归国途中因轮船失火而遇难。

冯玉祥1882—1948

国民党爱国将领。字焕章。安徽巢县人。曾任北洋陆军旅长、师长和督军等职。1924年发动北京政变,组织国民军,任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1926年9月率部在五原誓师,参加国民革命。1927年5月在西安就任国民党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后曾参与汪精卫、蒋介石的反共活动。1928年起举兵反蒋,先后发动了蒋冯战争和中原大战。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积极主张抗日。1933年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组织察绥抗日同盟军,任总司令。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不久被蒋介石撤职。1946年去美国考察水利。1948年参加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任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同年9月响应中国共产党号召,回国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工作,途中在黑海因轮船失火遇难。

冯玉祥

中国军事家。爱国将领,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1882年11月6日生。清末从军,升至师长。1911年辛亥革命后,任近卫军旅长。曾参加反袁世凯、讨张勋运动。1924年,囚禁总统曹锟,驱逐清逊帝溥仪出宫。将所部改国民军,任总司令兼第1军军长。1926年参加北伐。1930年举兵反对蒋介石。1935年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1937年后任第三、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后被排挤离职。1946年被迫出访美国。1948年7月,应中国共产党邀请,回国途中于9月1日因轮船失事遇难。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