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冯雪峰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218 冯雪峰1903—1976现代诗人、文艺理论家。原名冯福春,笔名有画室、吕克玉等。浙江义乌人。1921年入杭州省立第一师范读书,在校时参加了朱自清、叶圣陶等人组织的文学团体“晨光社”,开始写新诗。次年与应修人、汪静之、潘漠华结成湖畔诗社,合出诗集《湖畔》、《春的歌集》。1925年到北京继续发表新诗和散文,后着手翻译。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结识鲁迅,并与之编辑《萌芽》月刊。此期翻译介绍了普列汉诺夫《艺术与社会生活》等理论著作。1929年底参与筹备“左联”,1931年任“左联”党团书记。后任中央宣传部文化工作委员会书记、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长等职。1934年长征到延安。1936年被中央派去上海,支持鲁迅等人提出的“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 口号。1941年因皖南事变被捕,关押在上饶集中营近两年。1946年到上海工作。在此前后多有诗集、论文集、剧本、寓言集出版。全国解放后,历任上海文联副主席、《文艺报》主编。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等职。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文革中备受迫害,死后于1979年平反。近年出版《冯雪峰论文集》、《雪峰文集》等。 冯雪峰1903—1976Feng Xuefeng现代诗人、文艺理论家。浙江义乌人。原名冯福春,笔名有雪峰、画室、洛扬等。1922年在杭州求学期间,与友人组成“湖畔诗社”,开始诗歌创作。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到中央苏区,后来参加了长征,1936年受党派遣到上海从事文艺工作,1941年曾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关押在江西上饶集中营二年多,获释后直至解放战争胜利, 一直在上海从事文艺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冯雪峰成为新中国文艺事业的主要行政领导人,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1976年1月去世。 冯雪峰1903—1976诗人、作家、文艺理论家。浙江义乌人。1922年与汪静之等人发起组织湖畔诗社。曾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的筹备工作和领导工作。编辑过《萌芽》、《前哨》等杂志。著有诗集《真实之歌》,《雪峰的诗》,寓言集《雪峰寓言》,论文集《鲁迅论及其他》、《论民主革命的文艺运动》等。他以鲁迅晚年战斗生活见证人和战友身份所写的回忆鲁迅的文章,素为研究者所重视。 冯雪峰1903—1976现代文艺理论家、鲁迅研究专家、诗人、作家。原名福寿。浙江义乌人。早年先后就读于金华浙江省立第七师范学校和杭州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加入过朱自清、叶圣陶主持的文学团体晨光社。1922年春与同学潘漠华、汪静之和诗友应修文四人结成湖畔诗社。合出白话诗集《湖畔》、《春的歌集》。1925年在北京大学旁听。192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其间从事翻译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苏联文艺状况等方面的文献,为中国建立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及其理论寻找到了借鉴和依据。并发表了第一篇文学论文《革命与知识分子》。不久,结识了鲁迅,成为鲁迅的挚友和党与鲁迅的联系人。1929年底,参加筹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0年至1933年,负责左翼文化战线的工作,是重要领导人之一。任中共左翼党团书记,并与鲁迅、柔石、郁达夫等人发起成立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后又任中共中央宣传部下属文化工作委员会书记,并主编和参与编辑左联机关刊物《萌芽》、《巴尔底山》、《前哨》、《十字街头》等。编译了《科学的艺术论丛书》。在与国民党文化“围剿”的斗争中,组织论争,成果卓著。抗战时期,在中央苏区、红军长征途中和陕北革命根据地任中央苏区党校教务长、副校长,红军大学高级班政治教员等职。1936年4月,受党中央委托到上海工作,向鲁迅和文化界传达了中共中央关于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的指示,并支持鲁迅提出的“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笔录了鲁迅的《论我们的文学运动》和《答托洛茨基派的信》,创作了以长征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卢代之死》。1939年任中央东南局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1941年2月,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囚于江西上饶集中营。狱中作新诗数十首,结集为《真实之歌》和《灵山歌》。1942年11月经中央组织营救,保释出狱。次年到重庆,从事统战和文化工作。写有大量杂文、论文和寓言,还有关于鲁迅的回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担任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常务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和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文艺报》主编等职。1954年起先后被撤销《文艺报》主编等职,又受“胡风事件”株连后受到批判,被错判成“右派”,停止了他公开创作的权利。1979年,中共中央为他的错案平反,恢复了他的党籍和政治名誉。 冯雪峰中国作家。1903年6月2日生,1976年1月31日去世。浙江义乌人。1930年先后参与发起组织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和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1年后曾任“左联”党团书记,中共上海中央局文化工作委员会书记,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部长,“左联”机关刊物《萌芽》、《新哨》主编。1933年到中央苏区,任瑞金中央党校教务主任、副校长。1934年参加长征。1936年任中共上海办事处副主任。1943年后,在重庆、上海等地从事文化工作和统战工作。1949年5月后,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文协主席,上海市文联副主席、鲁迅著作编刊社社长,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文艺报》主编。是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第1、2届委员。著有《雪峰文集》4卷,另有大量译著。曾主持重版《鲁迅全集》20卷本,出版经整理、注释的《鲁迅全集》10卷本、《鲁迅译文集》10卷本及大量鲁迅著作单行本。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