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耿恭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耿恭东汉将领。字伯宗,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永平十七年(74年),为司马,与奉车都尉窦固及耿秉、刘张等击败北匈奴在车师一带势力,为戊己校尉,屯车师后王部金蒲城(今新疆鄯善东北)。永平十八年三月,于金蒲城击败北匈奴左鹿蠡王军,转移至旁有涧水之疏勒城(今新疆喀什一带)。七月,匈奴复来围攻,壅绝涧水,城中士卒曾榨马粪汁而饮,后掘井十五丈得水。不久车师复反汉,与北匈奴共攻疏勒城。他率军苦战数月,城中粮尽,乃煮铠革弩弦而食,并处死匈奴诱降使者以示坚守不屈。不久,率坚持到最后之二十六人与援军会合、撤离,且战且行,历时三月,至玉门时其部仅剩十三人。时人称他“节过苏武”,乃拜为骑都尉。建初二年(77年),迁长水校尉。八月,与车骑将军马防率军镇压西羌反抗。后受诬,免官归家。 耿恭geng gong字伯宗。东汉右扶风茂陵县(今兴平市东北)人。耿广之子,大将军耿况的侄子。幼年丧父,慷慨大略有将才。明帝永平十七年(74)冬,骑都尉刘章奏请耿恭为司马,与奉车都尉窦固、从弟驸马都尉耿秉等攻打车师(今新疆吐鲁番、吉木萨尔一带)。汉朝由此开始在西域置都护,以恭为戊己校尉,屯驻车师后王部金蒲城(今新疆奇台县西北)。遂发布文告晓喻乌孙,宣示汉朝威德。大昆弥(西域一些部族对国王的称呼)以下皆大欢喜,遣使者奉献名马,愿遣子为质,入侍汉帝。恭派使者持黄金丝绸,迎接乌孙侍子。永平十八年(75)至建初元年(76),匈奴北单于屡犯车师。值明帝驾崩,章帝即位,车师再反再降。恭以孤单势弱之兵,固守孤立无援之城,面对匈奴数万之众,连年累月,心力困尽。凿山为井,煮弩为粮,出于万死无一生之望,古今所未有。及至回京师,拜为骑都尉。建初二年(77),改任长水校尉。是年秋,金城(治今甘肃永靖县西北)和陇西(治今甘肃临洮县)羌人反叛。恭疏议平定方略。章帝令其率五校士卒3000,辅佐车骑将军马防征讨西羌。屯驻枹罕县(治今甘肃临夏市),与羌人数次交战。次年秋,烧当羌归降,马防自回京师而留恭攻打未降者。勒姐、烧何羌等族数万人向恭投降。监营谒者李谭逢迎马防,上奏谗言,诏责耿恭。恭接诏不满,被捕入狱,免去官爵,回归本郡,死于茂陵家中。 耿恭陕西人。东汉永平十七年(74),任戊己校尉,屯车师后部金满城。次年,匈奴围攻金满城。他退守金满附近的疏勒城。匈奴围疏勒城,断水源。恭与部众坚守不屈,后援兵至。他返回洛阳后,拜骑都尉。人们称颂他“节过苏武”。 耿恭东汉名将。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字伯宗。东汉开国功臣耿弇弟耿广之子。少孤。慷慨多大略,有将帅才。明帝末,任戊己校尉,屯驻车师后王庭金蒲城。不久,遭北匈奴进攻,他以毒药箭击退之。后引兵据疏勒城,北匈奴复来进攻,并断绝城下涧水。他团结吏士,甚至饮用压榨出的马粪汁,终于打井成功,使匈奴退兵。及明帝去世,北匈奴趁机反扑,车师亦背叛, 在粮尽矢绝的情况下, 乃煮铠弩,食其筋革,与部众坚守不屈。建初元年(公元76年)章帝派出援军,攻交河城,迫使车师投降,恭等得救,只剩26人。及回师玉门,仅余13人。时人称其节过苏武。遂拜骑都尉,迁长水校尉。后又征讨西羌。因忤于车骑将军马防,坐征下狱,免官归本郡,卒于家。 耿恭东汉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字伯宗。公元74年,任戊己校尉。后率兵屯驻车师后王庭,多次遭到匈奴的围攻,城中粮尽,煮弩铠,食筋革,率部坚守不屈,英勇抵抗,坚持到援军到来。被誉为东汉的苏武。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