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击壤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089 击壤

古代野老之戏。《帝王世纪》载: “帝尧之世,天下太和,百姓无事,有八九十老人,击壤而歌。”《逸士传》载:“尧时有壤夫五十人,击壤于康衢。”《风土记》载: “壤以木为之,前广后锐,长尺四,阔三寸,形如屐。”《艺经》谓: “将戏,先侧一壤于地,遥于三四十步,以手中壤击之,中者为上。”击壤应是我国最古老的游戏。

击壤

一种民间投掷游戏。亦作“抛堶”。传说上古尧时就有老人击壤歌颂太平盛世。据三国魏邯郸淳 《艺经》载,壤由木制成,前宽后窄,形状像鞋子,大小不一,大的长有尺许,小的只有三四寸。游戏时将一壤侧放在地上,走出几十步开外,然后把手中的壤向地上的壤投去,击中者为胜。后来发展为以砖块瓦片来代替木壤,因此叫“抛堶”,“堶”即砖,游戏方式和内容都不尽相同。宋明时代寒食节多有此游戏。

击壤

中国上古时代的一种掷准娱乐游戏。壤是用木头削制成的一种木条,前部宽阔,后部较锐,长尺四,阔三寸。玩时,先将一壤立于地,然后退离约三、四十步之遥处以手中的壤去掷击立着之壤,击中者为优胜。据 《帝王世纪》 载: 帝尧时,天下太平,百姓无事,民间常有八九十岁老人击壤而歌。

击壤

中国古代投掷游戏。

击壤

耕作方式。耕种前,用“匏子”将较大的土块一一敲碎,称“击壤”。天水人把“击壤”也称“打胡墼”。用来打“胡墼”的“匏子”,是在一根棍子的一端镶进一段长约 50 厘米左右、直径约 12 厘米左右的圆柱体木棒,成为一个木榔头。木榔头古代称“耰”。“耰”是古代的农具,“形如榔头”,用来敲碎土块,平整土地。“击壤”的习俗很古老, “击壤歌”即古人击壤平整土地时唱的歌谣。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