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刑事诉讼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刑事诉讼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程序,为确定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应否处以刑罚及处以何种刑罚所进行的活动。 刑事诉讼国家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程度,根据刑事法律揭露犯罪,证实犯罪,确定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并给犯罪分子以刑罚处罚的活动。刑事诉讼从开始到终结,是一个有次序,分阶段,前后连贯,逐渐发展的过程,有着严格的法律性质,它包括立案、侦查、起诉、审判、执行等阶段。一个国家有权进行刑事诉讼的机关是由该国的法律规定的。我国有权进行刑事诉讼的国家机关有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除此其它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种权力,否则就是违法行为。 刑事诉讼司法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在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办理刑事案件的一系列活动。它包括公安机关的立案侦查、拘留和预审,检察机关的批准逮捕、检察与起诉,以及审判机关的审判及执行等一系列程序活动。刑事诉讼同犯罪和刑罚紧密相连,它要解决的中心问题就是被告人的刑事责任问题. 它是国家司法机关从揭露犯罪、证实犯罪,确定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并依法给予犯罪人以应得惩罚,直至最终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问题的有步骤有秩序的活动。刑事诉讼各阶段任务不同,只有完成前一阶段的任务,才能进入下一阶段。世界各国的刑事诉讼立法,对诉讼程序的规定,繁简不一,各有不同特点,但主要诉讼阶段基本相同。在中国,有权进行刑事诉讼的国家机关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种权利。 刑事诉讼广义指司法机关、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依照法定程序查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是否实施了犯罪行为,犯有何种罪行,应否给予刑事处罚,应当给予何种刑事处罚,使案件得到解决所进行的各种活动的总称。狭义指法院、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为确定国家刑罚权的适用、相互关系进行的各种活动。通常指广义而言。是诉讼的一种形式,只限于对刑事案件的处理。在我国,刑事诉讼的全过程可划分为立案、侦查、起诉、审判和执行5个阶段,还有死刑复核、审判监督等特别程序。一般审理公诉案件,必须按照上述顺序进行,这是由每个诉讼阶段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但是审理自诉案件不需经侦查阶段。公诉案件的解决也不一定要完成所有的诉讼阶段,由于案情的不同,可以在任何诉讼阶段终止刑事诉讼活动。例如,对于依法应当不起诉的刑事案件,可以在立案阶段或侦查阶段终止诉讼,撤销该案;对于依法构成犯罪但又可免予刑事处罚的,可以在起诉阶段不予起诉,终止刑事诉讼; 对于应当判处刑罚的案件,在一审判决后上诉权人不上诉的,判决即发生法律效力,交付执行后诉讼终止。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