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刘劭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041 刘劭三国魏学者。著《人物志》。在探讨选拔人才诸问题中,论及名实和谈辩等逻辑问题。重视辞辩,视“辞能辩意”为“八能”之一。认为“辩而理”,辩而离开了正理,就流入了烦琐。要求辩必须观点鲜明,“法难,攻强”,针锋相对,反对“说而不难,各陈所见”,否则便“莫知所由”将辩分为理胜和辞胜两种。认为“理胜者,正白黑以广论,释微妙以通之。辞胜者,破正理以求异,求异则正失矣”。要求辞胜,不求理胜。 刘劭魏臣。字孔才。三国魏广平邯郸(今属河北)人。官至尚书郎、散骑侍郎、赐爵关内侯。魏明帝太和三年(229年),与陈群、庾嶷、荀诜等共同制订律令,作《新律》18篇,著有《律略论》和《法论》。魏废帝时从事执政讲学,著《人物志》,探讨封建统治阶级如何选拔人才问题,开魏晋士大夫品鉴人物的清谈风气。参见“哲学”中的“刘劭”。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