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刘因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刘因1249—1293Liu Yin

元代诗人。字梦吉,号静修,河北容城人。元世祖至元十九年诏征为赞善大夫,不久,以母病辞归。至元二十八年,再召为官,以疾坚辞不就,元世祖称之为“不召之臣”。
刘因是居留北方的汉人,出于民族意识,他的诗文多表现遗民的思想情绪,感情真挚沉痛。如他的诗作《白沟》、《登武遂北城》、《塞翁行》等,都流露出对宋朝的怀恋和对国家兴亡的感触。他还创作了一些表现民生疾苦的诗,如《豳风图》、《杂诗五首》、《有客》等,比较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他的诗在艺术上受元好问的影响较大,朴实豪健,时有新意。
有《静修集》行世。

刘因1249—1293

元诗人。字梦吉,号静修。初名骃,字梦骥。雄州容城(今属河北)人。官承德郎、右赞善大夫。诗、词、文俱见重于当时。诗多抒写遗民之情、故园之思,真挚沉痛。亦有描写民生疾苦之作。诗风雄浑深沉。词、文亦有佳作。有《静修集》三十卷。

刘因1249—1293

元文学家。字梦吉。初名骃,字梦骥。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人。因喜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少时才华出众,7岁作文,落笔惊人。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后因母病辞官归乡。二十八年又召为集贤学士,以疾辞。于诗推崇欧、苏、黄。其诗作《塞翁行》、《武当野志歌》、《白沟》等都流露出对宋朝的追忆和怀恋,表现出宋遗民对亡国的沉痛。还有不少作品揭露了战乱中百姓所遭受的灾难,总结南宋灭亡的教训。诗风雄浑,语言朴素。也有富于理趣的小诗。能文,但文章中大多有道学气味。其词作风格朴厚深醇,情感真挚。他曾自选作品100余篇,名为《丁亥集》。有《静修先生文集》22卷,《四库全书》本作30卷。

刘因1249—1293

元学者。字梦吉,雄州容城(今河北徐水)人。因慕诸葛亮“静以修身”一语,遂以“静修”自号,学者称为静修先生。与许衡一起被称为“元北方两大儒”(《宋元学案·静修学案》),为元代三大理学家之一。自幼天资绝人,初从国子司业砚弥坚学,后通过赵复得周、程、张、邵、朱、吕之书,遂由章句之学转向程朱理学。至元19年(1282),诏征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未几,借口母病辞归。至元28年(1291),又诏为集贤学士、嘉议大夫,他以病谢辞不就。隐迹乡野,授徒以终,对程朱理学在北方的传播起了重大作用。死后赠翰林学士、资善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所代表的学派为“静修学派”。刘因认为,封建伦理纲常根源于理,是理的产物与表现。由于“理”的宣而化之,就“成象成形”,有了世界万物。“天化宣矣,而人物生焉。人物生焉,而人化存焉。”从“大而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之道,小而洒扫、应对、进退之节”(《静修文集·宣化堂记》),都是理所决定的。认为要体认理,除了精读六经、《论语》、《孟子》等书籍之外,就要靠自求于己,而“无待于外”。强调养气持守、静心无欲、视物若无等修养方法,认为这样就能引发、扩充自身固有的德性、善端。其学虽属朱学的范围,但也杂有一些陆学自求本心的内容。认为道德修养的目标不是治世,而是人的自我完善,成为圣人,达到己与天合一的境界。他发挥了周敦颐《易通》中“圣希天,贤希圣,士希贤”的思想,作《希圣解》,论述了自己的圣人观。认为人“受天地之中,禀健顺五常之气”,人之性即“圣之质”,人之学即“圣之功”,因此,圣人可企,圣人可至,人皆可能为圣人。“圣希乎天,至则天,不至则大圣;贤希乎圣,过则天,不至则大贤;士希乎贤,过则圣,至则贤”。但要达到“过”与“至”,则需要一个“修而静之,勉而安之,践其形,尽其性,由思入睿,自明而诚”内省反求的修养过程。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天地,人也;人,天地也。圣贤,我也;我,圣贤也”的理想目标。刘因的著作今存《静修文集》,此外《四书精要》、 《丁亥集》、《易系辞说》、《小学四书语录》,均佚。

刘因


刘因1249—1293

字梦吉。字梦骥,容城(今属河北)人。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以母病辞官,母死居丧在家,忽必烈召他为官,以疾辞。为人清高傲岸,引陶渊明为知己。博览群书,7岁即能属文。精通经学及宋儒理学。论诗推崇欧阳修、苏轼、黄庭坚。文章写得流畅明析,著名的如《上宰相书》,以恳切委婉的措词申明了自己辞官的理由,“书上,朝廷不强致”(《元史·刘因传》)。著有《静修先生文集》。


刘因

刘因1249~1293

元代文学家。字梦吉,号静修,容城(今属河北)人。至正十九年,诏征为右赞善大夫,不久辞官还家。二十八年,复召为集贤学士,未就。有《静修集》30卷。其诗多怀念和悲悼赵宋之作,表现了一种遗民情绪,如《书事》、《桃源行》、《白沟》等。艺术上受元好问影响较深,诗风豪放健伟。模仿陶渊明之作,则从内容到风格都有五柳先生之风。其词亦小有成就,然逊于其诗。其文道学气多。少数描写士人心境和揭示平民遭遇的篇章,尚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7: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