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刘桢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刘桢?—217

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字公斡,东平(今属山东)人。为曹操丞相椽属。诗风劲挺,不事雕琢,长于写景抒情。存诗15首,散文3篇。明人辑有《刘公幹集》。

刘桢?——217

字公干,东平(今属山东)人。建安中,被曹操召为丞相掾属,与曹丕兄弟颇相亲爱,因在曹丕席上平视丕妻甄氏,以不敬罪服劳役,后又免罪署为小吏,建安二十二年(217)染疾疫而亡。刘桢为建安七子之一,文学成就主要在诗歌方面,其诗格调颇高,与王粲合称“刘王”。善辞赋,亦以气格见长,惟文采稍弱。明代张溥辑有《刘公干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刘桢

字渔浦。少学绘画六法,废寝忘食。尤善指画,活泼生动,瘦硬中见丰润,造诣颇深。

刘桢?~217

汉末文学家。字公斡,东平(今属山东)人。少有文才,与孔融、王粲为友。曾为曹操丞相掾属。诗名重于当时,为“建安七子”之一,与曹植并称“曹刘”。原有集四卷,已佚,明人辑有《刘公斡集》。今存作品不多,代表作为《赠从弟》、《赠五宫中郎将》等。《赠从弟》写个人的胸襟抱负,“贞骨凌霜,高风跨俗”。其中第二首“亭亭山上松”尤为出色,全诗以比兴手法借松喻人,表现了知识分子高洁的志趣和刚正的性格。

刘桢?—217

汉末文学家。字公幹,东平人。建安七子之一。桢家学甚厚,其父刘梁以文学知名于世。桢少笃志于学,与王友善,后同应场一起被曹操征召,为曹操丞相掾属。其五言诗在当时负有盛名,与曹植齐名,并称为“曹刘”。也有人把他与王合称“刘王”。曹丕在《又与吴质书》中说他“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集中体现其风格的诗是《赠从弟》3首,尤为人称道。桢性卓傲,放荡不羁。曹丕举行宴会,酒酣,命甄夫人出拜,众皆俯伏,独桢不予理会,遂以不敬被刑。后又免罪复起用为小吏。所著诗文多佚,今存诗15首,多为酬答亲朋、抒写个人抱负之作。明人张溥辑有《刘公幹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0: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