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刘歆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刘歆?—23

汉朝宗室。字子骏,后改名秀,字颖叔,刘向之子。成帝时,以年少通 《诗》《书》 能属文召为黄门郎。后与父刘向领校秘书向死,拜刘歆为中垒校尉。哀帝即位,大司马王莽举歆为侍中太中大夫,迁奉车光禄大夫。又继承父业总校群书,编成《七略》。刘歆在校书的过程中,声称发现《周礼》、《左传》、《毛诗》、《古文尚书》等古文经,建议哀帝立古文经学官,遭到朝廷大臣和今文经博士的反对。刘歆出任郡太守,数年以病免,不久任安定属国都尉。哀帝死,王莽执政。因王莽年少时与刘歆皆为黄门郎,故看重刘歆。拜歆为右曹太中大夫,迁中垒校尉、羲和、京兆尹,封红休侯,主持儒林史卜之官。王莽篡位,利用古文经托古改制,封刘歆为国师、嘉新公。地皇四年(23),王涉与刘歆等谋诛王莽,事泄,刘歆、王涉皆自杀。歆著有《三统历谱》等。

刘歆约前53—23年

西汉目录学家。字子骏、后改名秀,字颖叔,刘向之子。历任骑都尉奉车光禄大夫、中垒校尉等职。歆承向业,继续校书,依《别录》编成中国最早的综合性图书分类目录之一《七略》。为中国古典目录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参见“七略”。

刘歆?——23

字子骏。后改名秀,字颖叔。西汉沛(今江苏沛县)人。少以通《诗》、《书》能属文为成帝召见,待诏宦者署,为黄门郎。后受诏与其“父向领校秘书,讲六艺传记,诸子、诗赋、数术、方技,无所不究。” (《汉书·楚元王传》)向死,他继父志,总校群籍,撰成《七略》,为建立中国的目录学奠基。自称发现《周礼》、《左传》、《毛诗》、《古文尚书》等,开创了古文经学派,遭到反对。王莽执政,立古文经博士,刘歆任“国师”。后因谋杀王莽,事泄自刎。他又是天文学家,著《三统历谱》,造圆柱形量器,使用的圆周率是3.1547,称“刘歆率”。原集已佚,明人辑有《刘子骏集》。

刘歆?~23

西汉末年古文经学派的开创者、目录学家、天文学家。字子骏,后改名秀,字颖叔。刘向之子。沛(今江苏沛县)人。少以通《诗》《书》能属文拜黄门郎。河平年间,受诏与父领校秘书,讲六艺传记,诸子、诗赋、数术、方伎,无所不究。父死后继职中垒校尉。哀帝初,经王莽举荐,官侍中太中大夫,迁骑都尉、奉车光禄大夫,复领《五经》,得以卒父前业,撰成《七略》,包括辑略(总论)、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和方技略,对中国目录学的建立有重大贡献。其主要内容,保存在《汉书·艺文志》中。自称校秘书时发现《周礼》、《左传》、《毛诗》、《古文尚书》等古文经,并了解它们在民间的传授情况,建议为它们立学官,遭到今文派儒者的反对,并由是忤执政大臣,乃出为郡守。王莽持政,他因曾与莽同为黄门郎,颇受器重,历官右曹太中大夫、中垒校尉、羲和、京兆尹,直到封红休侯,成为王莽文化事业的中心人物;新朝建立,又拜为国师。在王莽的支持下,古文经不仅立于学官,而且置立博士。后因怨莽杀其三子,又以南阳兵起,惧大祸将至,听从卫将军王涉言,将谋诛莽,事泄自杀。著有《三统历谱》,造有圆柱形的标准量器。根据该器铭文计算,他用的圆周率是3.1547,世有“刘歆率”之称。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刘子骏集》。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3:5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