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刘胡兰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168 刘胡兰

新歌剧,西北战斗剧社集体创作,魏风、刘莲池等执笔编剧,罗宗贤等作曲。完成于1948年。该剧以解放战争时期山西文水县云周西村女共产党员刘胡兰烈士的英雄事迹为素材创作而成,意在“表扬气节,激发斗志”。全剧3幕12场。第一幕通过刘胡兰生前活动,表现其“生的伟大”的一面;第二幕主要通过刘胡兰在敌人刑场上的表现,赞颂其“死的光荣”的一面;第三幕是根据观众的强烈要求后加的,主要描写“大报仇”的场面。该歌剧是继《白毛女》之后,新歌剧创作的又一重要收获。在歌剧音乐的探索中,该剧以民歌曲调为主,或改编,或创作,基本上适应剧情的发展和人物性格的创造。另外还吸取评剧花腔的曲调,设计了一些反面人物的唱腔,并做到了与民歌主调大体和谐。

刘胡兰1932—1947

无产阶级革命烈士。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1942年加入抗日救国儿童团。1945年参加中共文水县委举办的妇女干部训练班学习。1946年组织村里的群众进行土地改革和支前斗争,担任村妇救会秘书,后调任文水县五区抗联妇女干部。1946年6月成为中共候补党员,不久,一些县区干部转移奉命上山。10月,山西军阀阎锡山军队进攻根据地,她坚决要求留下坚持斗争。1947年1月12日,阎锡山匪军突袭云周西村,因叛徒告密不幸被捕,牺牲在敌人的铡刀下,时年15岁。1947年2月被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毛泽东为她亲笔题词:“生得伟大,死得光荣”。

刘胡兰1932—1947Liuhulan

刘胡兰是革命烈士,原名刘富兰。山西文水人,出身于农民家庭。1947年1月12日被国民党匪军杀害,年仅15岁。1942年,年仅11岁的刘胡兰就参加了抗日救国儿童团。经常为同志们站岗、放哨、送情报。14岁积极报名参加了妇女干部训练班。在训练班里,刘胡兰认真学习文化,学习毛主席著作,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阶级觉悟、工作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担任了云周西村的妇救会秘书工作。在这期间,刘胡兰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发动妇女纺线、做军鞋,把支前工作搞得热火朝天。受到了上级的表扬。刘胡兰一个心眼听毛主席的话,跟党走,在15岁那年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是她最幸福的时刻,刘胡兰决心为崇高的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刘胡兰是这样说的, 也是这样做的。在革命斗争最残酷时候,刘胡兰坚持留下来和敌人进行斗争。1947年1月12日,国民党匪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 由于叛徒的出卖而被捕。敌人想收买她,让她说出村子里谁是共产党员。并铡死了6个民兵。坚强的刘胡兰,面对死神临危不惧,挺起胸膛大声说: “要杀要砍由你们,怕死不当共产党员!”刘胡兰为了崇高的共产主义事业从容就义,鲜血染红了云周西村。毛主席亲笔为她题词: “生的伟大, 死的光荣。”

刘胡兰1932—1947

山西文水人。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区妇救会干事,在文水云周西村领导群众投入土改并积极支援前线。1947年1月,在阎锡山军队突然袭击该村时被俘,英勇就义。毛泽东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刘胡兰1932—1947

中国解放战争时期的女英雄。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1932年10月8日生于一个中农家庭。1945年13岁入县妇女干训班学习,回来后曾任村妇救会秘书,后又调文水县五区作抗联妇女干部。在党的教育下,经过斗争锻炼,阶级觉悟不断提高。1946年6月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候补党员。她组织妇女学文化、做军鞋,动员青年参军,搞土改,支援前线,事事走在前;她处处维护群众利益,在对敌斗争中机智、勇敢。蒋介石挑起全国内战后,1946年10月进攻文水县,县委决定部分区县干部转移上山,刘胡兰主动要求留下坚持斗争。1947年1月12日,敌人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因叛徒告密,刘胡兰不幸被捕。敌人企图收买她,叫她供出谁是共产党员。刘胡兰坚定地回答:“我不知道!”敌人用枪毙来恐吓她,用酷刑烤打她,她都拒不开口、坚贞不屈。最后敌人搬出铡刀来威胁她。刘胡兰面对凶恶的敌人,挺起胸膛高声地说:“要杀要砍由你们,怕死不是共产党员,”“只要有一口气,就为人民干到底。”从容地走到敌人铡刀前,英勇就义,年仅15岁。1947年8月1日中共中央晋绥分局追认刘胡兰为中共正式党员。毛泽东曾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赞扬刘胡兰短促而光辉的一生。

刘胡兰

电影故事片。东北电影制片厂1950年出品。编剧:林杉;导演:冯白鲁;摄影指导:贺靖;摄影:阎德魁;主要演员:胡宗温、陆小雅、潘德民、张琪、庄焰等。故事梗概: 刘胡兰生长在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小时候曾听红军孙同志给她讲过许多革命道理,从小就养成了反抗恶霸地主的勇敢精神。在劳动中,胡兰和小青产生了感情。日寇占领文水后,小青参加了红军,胡兰参加了抗日工作,并被选为村妇救会领导人。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她一边组织群众反“扫荡”,一边搞生产,经过斗争的考验,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日寇投降后不久,国民党反动派又发动了内战,胜利归来的小青又返回了所在部队。刘胡兰和乡亲们踊跃支前,给八路军送慰劳品,帮助部队转移伤员。在营救党支书石德辉等人的战斗中,胡兰不幸被捕。在蒋军和恶霸地主吕善卿的严刑与利诱下,她坚贞不屈,最后英勇就义。毛泽东同志为刘胡兰亲笔题写悼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刘胡兰》

话剧剧目。由杨威、郭健、孙伟、方彦编剧。山西人民话剧团演出。1946年,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年仅17岁的共产党员刘胡兰在她的家乡积极投身于支前、劳军工作和土地改革运动。不久,国民党开始了对解放区的大举进攻。我军为了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将主力部队暂时撤离文水县。刘胡兰奉命转移上山,在途中被敌人冲散,乃返回本村。在村里她坚持了英勇的对敌斗争。同年冬,阎军大胡子连长带领地主还乡团包围了云周西村。由于叛徒出卖,刘胡兰不幸被捕,英勇就义。剧作描写的就是刘胡兰烈士生前的这段革命斗争史实,它成功地再现了刘胡兰烈士为党为国甘洒热血、英勇不屈的大无畏精神。同时,这一段史实还被山西赵步颜改编成中路梆子剧。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6:2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