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刺激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刺激stimulus

能被生物体感受的内外环境的变化。刺激就动物体而言是外因,兴奋性和应激性则属内因。动物体的一切生理与行为活动的变化都与刺激的作用密切相关。
刺激的分类 根据理化性质,刺激分为物理性与化学性两大类。化学性刺激指化学成分的变化。化学性状不同的化合物,如氯化钠、氢离子、药物等,在一定的浓度下均可构成刺激。物理性刺激指各种形式的物理能,如光、声、热辐射等。在动物实验中,常采用电刺激。因为电刺激的强度、变化速率、持续时间可精确控制; 电刺激更接近正常动物体内,以神经动作电位作为传递信息与控制效应器活动的型式; 在适当强度的电刺激作用下,动物体的组织不会出现不可逆的变化。
刺激与反应的关系 为了控制刺激量,动物实验中常采用刺激参数这一概念。电刺激参数可由以刺激输出的幅度或电流的强度,单位时间内给予的刺激频率和刺激时间的波宽来量度。
刺激参数不同,对被刺激组织有不同的影响。刺激的持续时间与强度直接影响到刺激的效果。引起组织兴奋,通常要考虑刺激强度、持续时间和强度变化速率三者的关系。在强度变化速率固定的条件下,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与持续时间呈反比关系。当用较强的刺激强度时,只需较短的持续时间便可引起组织兴奋。反之,用较弱的刺激强度,则需用较长的持续时间才可引起组织兴奋。刺激的强度与持续时间的关系可由强度-时间曲线(见图)来表示。该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表示具有一定强度和作用时间。如用该点的纵座标所表示的强度进行刺激时,必须达到该点的横座标所表示的最低刺激持续时间,才能引起兴奋。反之,用该点所表示的刺激时间来刺激,其强度也必须达到该点所对应的最低刺激强度。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低电刺激强度称基强度。用两倍基强度刺激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时间称时值。基强度和时值是常用的表示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在实际应用时,为了便于测试,将刺激的作用时间和变化速率固定,仅测定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最低强度——阈强度或阈值。凡强度低于阈值者称阈下刺激; 高于阈值者称阈上刺激。组织的阈值越高,其兴奋性越低。反之则越高。故阈值可反映组织兴奋性高低,是实验中最常用的衡量组织兴奋性的近似指标。


可兴奋组织的强度、时间曲线

刺激ciji

能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内外环境的变化。如外界环境中的光、温、声、电、化学药品、机械刺激、地心引力等因素的改变都可成为刺激。具有兴奋性的组织,并不是对任何刺激都能表现兴奋的。一个刺激若能引起组织兴奋,必须在以下三个方面达到某个最小值:刺激的强度(即大小),刺激的持续时间,以及刺激强度对时间的变化率。在刺激的持续时间及强度变化率不变的情况下,引起某组织兴奋的强度最小值越大,则该组织兴奋性越低;反之,引起某组织兴奋的强度最小值越小,则该组织兴奋性越高。


刺激ciji

引起活组织或机体反应的环境条件变化的统称。刺激必须有一定的持续时间和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引起组织兴奋,使之发生反应。保持一定的刺激时间不变,引起组织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称刺激阈。人类机体和单细胞生物或低级的多细胞生物不同,体内细胞发生了高度分化, 出现了专门感受体内外环境条件变化的一些细胞或结构即感受器,一般地,每一种感受器都有其适宜刺激。

刺激

同“反应”相对。作用于机体并引起其活动状态发生变化的任何因素。一个因素能否引起反应取决于其性质和强度,还取决于机体本身的特性,首先取决于遗传。但通过后天的经验,动物,特别是高等动物和人,能建立许多新的刺激和反应的关系。此时的刺激就成为信号。人类的语言亦可说是一种复杂的信号。参见“条件反射”、“信号系统”和“心理学”中的“刺激”。


刺激

见“生物”中的“刺激”。


刺激

见“刺激作用”。参见“生物学”中的“刺激”。

刺激stimulus

某一因素作用于机体(组织或细胞)并引起其兴奋(产生动作电位)或反应的过程。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低强度的刺激,称为阈刺激;过弱的刺激不引起组织的兴奋,这种刺激称阈下刺激;强度大于阈刺激的刺激称阈上刺激。此外,刺激持续的时间和刺激强度之间也存在着一定关系,即在一定范围内刺激持续时间愈短则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刺激强度就愈大,反之则低。刺激可分电刺激、机械刺激、化学刺激和温度刺激等。电刺激在强度、时间和频率上易于控制,且反复使用不易引起对组织的损害,故多应用于生理学实验。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