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价值规律shengyu jiazhi guilu
剩余价值的产生、资本的增殖规律。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它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不断增殖的运动表现为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无休止的追逐。资本家是资本的人格化,他的灵魂就是资本的灵魂。榨取剩余价值是他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即通过延长劳动日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另一种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即靠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以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为条件的,个别资本家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是为了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得到超额剩余价值。各生产部门的资本家对超额剩余价值的追逐,导致各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和各种商品价值量的降低,为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创造了条件。
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逐,促使资本家竞相扩大生产规模,使资本主义生产呈现出无限扩大的趋势。与此同时,资本家不断改进技术,提高资本的有机构成,使不变资本部分增加,可变资本部分相对减少。资本对劳动力需求减少造成相对人口过剩。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求还会导致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从而产生垄断,使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垄断阶段剩余价值规律获得了新的表现形式。在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期,剩余价值规律表现为平均利润率规律;进入垄断时期以后,垄断资本凭借其对生产和流通的垄断,通过规定垄断价格,攫取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垄断利润。这样,剩余价值规律就表现为高额垄断利润规律。为了追求高额垄断利润,垄断资本家不仅要加紧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的剥削、掠夺和加强对中小资本的剥夺,而且还要掠夺和奴役其他国家人民,特别是殖民地和经济落后国家的人民,并同其他国家的垄断资本争夺世界市场、原材料产地、投资场所等等,从而使资本主义世界的各种矛盾进一步尖锐化,以致引起帝国主义战争,加速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列宁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要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这个结论,马克思是完全而且仅仅根据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得出的。”(《列宁选集》第2卷,第599页)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主要就是指剩余价值规律。
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一切主要方面。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全过程,都是剩余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所以,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