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剪发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剪发又作翦发,指古代西域某些地区的一种发型。《梁书·诸夷传》载,焉耆国 “丈夫并剪发以为首饰”。《旧唐书·西戎传》载,龟兹国 “男女皆剪发,垂与项齐,唯王不剪发”。《魏书·西域传》载,康国“丈夫剪发”。《旧唐书·西戎传》载,泥婆罗国,“其俗剪发与眉齐”; 波斯国 “丈夫剪发,戴白皮帽”; 拂菻国 “男子剪发披帔而右袒”。剪发以男子为多,且各地长短有别。 剪发亦作发、翦发、劗发、断发,常与文身相联。南方百越人在生产生活中的一种习俗。因住区地处南方,陆事寡而水事众,人们常滨水而居,水上水下作业多,为便于生产生活,人们常剪短头发,并文身以避蛟龙之害。所以《说苑·奉使》云:“彼越亦天子之封也。不得冀、兗之州,乃处海垂之际,屏外藩以为居,而蛟龙又与我争焉。是以剪发文身,烂然然成章以象龙子病,将避水神也。”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