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力报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力报》民国25年(1936)创刊于长沙,为对开日报,日出两大张。创刊之初,除版面新颖外,更以特写和副刊吸引读者,特别多由严怪愚执笔,着重反映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真实情况; 副刊以宣传新文学为主,由严怪愚主编,有些文章记述湖南的风土人情,颇有史料价值。“七·七事变”发生后,力主抗战,对蒋介石的言论,加以驳斥。《力报》对湖南地方政治的黑暗,也大加揭露。它的进步立场和在湖南的影响,受到周恩来、徐特立的赞赏。抗日战争时期,《力报》衍变为邵阳、桂林、衡阳、沅陵4家,衡阳《力报》还曾在抗战末期迁贵阳出版。这些报纸,总方向是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坚持进步的。民国35年 (1946),沅陵《力报》迁回长沙,民国37年 (1948) 冬停刊。贵阳《力报》迁回衡阳,出至1949年10月停刊。 力报民国二十五年(1936)9月在长沙创刊。由康德、严怪愚等任主编,日出一大张或两大张。该报吸取上海报纸优点,立意创新,在湖南新闻界影响较大。严怪愚的特写和“长沙版”,反映了长沙社会的多方面,颇受读者欢迎。同年11月,与贬低鲁迅的《国民日报》 (湖南省政府机关报) 展开论战,将该报副刊主编壶公(罗尔瞻)驳得体无完肤。抗日战争中,《力报》 由长沙一家衍变为邵阳、衡阳、桂林、沅陵四家,后来衡阳 《力报》又迁至贵阳出版,成为南方各省中影响较大的进步报纸。其中邵阳《力报》于1940年5月被湖南省主席薛岳封闭。抗日战争胜利后,沅陵《力报》迁回长沙出版,1948年底停刊。贵阳《力报》迁回衡阳出版,1949年10月停刊。柳亚子曾赋长诗赞扬《力报》“主持舆论功勋茂”。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