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劳动号子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劳动号子Laodong haozi

民歌的一个类别。北方常称“吆号子”,南方常称“喊号子”,四川称“哨子”。是伴随劳动而歌唱的一种带有呼号的歌曲。号子可一人领、众人和。起着指挥、协调动作,鼓舞劳动热情,解除疲劳等作用。多种多样的生产劳动中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劳动号子。如:农事有裁秧号子、车水号子、打场号子等;建筑有打夯号子等;搬运有装卸号子、挑担号子等;水上有捕鱼号子、拉纤号子、摇橹号子、排筏号子等;林区有拉木号子,伐木号子等。每种号子都与劳动动作密切关联,从而产生了不同的节奏、曲调、曲式结构和歌唱形式。同类劳动,也因地区不同而异。歌词多即兴创作,内容广泛,有叙事、有诙谐,也有爱情等。歌唱除一领众和外,亦有齐唱和独唱。
号子即吆号的歌声。最早只唱衬词,如哎咳、咳呀、嗬咳等,今天也还有只唱衬词的。这种号子可随口而出,简短、自由而韵味十足,如江苏江阴的《挑担号子》。为了增强号子的表现力,可加上有一定含义的歌词,这主要看领唱者的水平、心情和是否有足够的创作时间。在打夯一类号子中,领唱者常利用劳动的有节奏的间歇,即兴编词,或插叙故事。如河北遵化的《夯头》。这样给繁重而单调的劳动加上动人的旋律、明快的节奏和富有情趣的歌词,使劳动者的情绪得到调剂而愉快地劳动。这表明作为音乐的一种演唱形式的劳动号子,产生于劳动,又反作用服务于劳动的社会功能。如:湖南的《澧水船夫号子》、安徽的《舂米号子》等。

劳动号子

劳动号子在民歌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原始社会时期,我们的祖先过着群居的生活,从事狩猎的原始劳动。为了统一劳动动作,提高劳动效率,减轻疲劳,随着劳动动作的节律,喊出有节奏的声音,这种声音就是原始社会的民间口头创作,也是产生劳动号子的最原始的萌芽。先秦《吕氏春秋·审应览·离谓》:“今举大木者,前呼舆謣,后亦应之,此其于举大木者善矣。”这就是举重劳动力之歌声,是劳动号子的最早记载。说明劳动号子是一人领唱,众人应和。
“号子”在北方叫“吆号子”,南方叫“喊号子”,四川称作“哨子”。这是一种直接伴随着劳动歌唱的歌曲,通常都是在集体劳动时歌唱。在劳动中,号子不仅起着统一劳动节奏,统一劳动步骤的组织作用,同时也起着调剂劳动者的精神和鼓舞劳动热情的作用。劳动号子直接为人们的生产斗争服务。由于劳动的流动性很强,特别是建筑工人、装卸工人及船夫渔民等经常外出劳动,所以号子的流传是非常广泛的。劳动是多种多样的,故产生多种多样的号子,如建筑工人的“打夯号子”;装卸工人的“装卸号子”、“搬运号子”;农民的“栽秧号子”、“打麦号子”、“车水号子”;水上劳动的“捕鱼号子”、“摇橹号子”、“拉纤号子”等。不同的劳动产生不同的音调、节奏和速度。(张树田)夯硪号子 亦称“打夯号子”及“打硪号子”。“夯”是由一人高的木桩制成,底部嵌有石饼或铁饼,按着节律上提下砸。在造房、修路、修河堤及修田工程中,应用打夯号子打地基。一般是三、四人一桩,由一个人领唱,众人和唱。“硪”是一、二百斤重的石头圆板、石板的四周各有一个孔,每孔拴上两根绳子,共八根绳子,由八个人各持一根绳子,上下起动砸地基,夯硪号子与打夯号子相同,也是由一人领唱,众人和唱。夯硪号子在全国各地应用很普遍,是伴随造房。筑河坝的劳动而唱的歌。例如四川的“打夯歌”。

劳动号子

号子的统称。见“海洋号子”、“黄河号子”和“运河号子”各条。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3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