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劳动合同制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劳动合同制laodong hetongzhi

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的一种方式。是我国目前正在试行并逐步推广的一种劳动用工制度。它要求劳动者个人与具有法人资格的用人单位,在平等自愿协商的基础上,通过签订劳动合同,建立社会主义劳动关系。这种制度的基本特征,主要是用签订劳动合同的形式,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实行责、权、利相结合。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为建立劳动关系而达成的协议,亦称劳动契约。
劳动合同制目前主要在新招用的工人中实行,采取新人新制度、老人老办法作为过渡阶段。其实行范围包括:国营企业在国家劳动工资计划指标内招用的常年性工作岗位上的工人、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在常年性岗位上招用的工人。
劳动合同制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❶生产或工作任务;
❷合同期限;
❸试用期限;
❹劳动时间;
❺劳动报酬;
❻劳动保护;
❼劳动保险与生活福利;
❽解除合同的条件;
❾违反合同所应付的责任;
❿双方商订的其他权利和义务。
企业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转产,调整生产任务,或者由于情况变化,经合同双方协商同意,可以变更合同的相关内容。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应即终止执行。由于生产、工作需要,在双方完全同意的条件下,可以续订合同。无论是企业还是劳动者个人,不具备解除劳动合同条件的,不能随便解除合同。任何一方解除劳动合同,必须提前一个月通知对方,方可办理解除劳动合同的手续。实行劳动合同制的工人,其工资和保险福利待遇,与本企业同工种、同岗位原固定工人保持同等水平。解除劳动合同后,劳动者在待业期间,享受待业保险待遇。年老退休,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退休养老保险待遇。在国营企业工人中实行劳动合同制,是中国劳动制度上的一项重要改革。它有利于社会劳动力的合理配置、使用和流动,体现了国家劳动部门的一定集权、用人单位的自主权和个人选择职业的自由权的有机统一。

劳动合同制

又称“合同工制”。用工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通过签订劳动合同的形式予以确定的用工制度。合同包括生产或工作任务、工资、劳动保险和劳动保护、劳动纪律和工作时间、合同期限及其变更、解除的条件和违反合同的责任等内容。

劳动合同制

指以劳动合同方式调整劳动关系的一种劳动制度,其特征是用合同的方式明确规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权利义务。湖南省1995年国有经济有劳动合同制职工145.53万人,占全省职工人数的31.2%,城镇集体劳动合同制职工25.33万人,占全省职工人数的21.3%,其它经济类型有劳动合同制职工25.33万人,占全省职工总数的46.8%。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2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