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北洋军阀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北洋军阀Beiyang junfa

袁世凯建立的封建买办军事政治集团。军阀的起源可上溯到湘淮军阀。1885年 (光绪十一年) 李鸿章在天津办北洋讲武堂, 为后来的北洋军阀集团准备了班底。清政府自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以来所依恃的湘军和淮军,在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一败涂地, 全面崩溃。李鸿章新建的北洋海军也全军覆没。为了支撑危局, 镇压人民革命, 清政府于1894年冬任命淮系官僚胡燏棻到天津附近小站训练新式陆军。1895年, 清政府又任命袁世凯为新建陆军督办, 接统这支军队, 归兼北洋大臣的直隶总督节制, 这就是北洋军建立的开始。北洋军是按照德国的营制和操典来进行训练的,与旧式军队有所不同,故称编练新军。北洋军阀就是随着北洋军的建立和发展而产生的。袁世凯为了控制北洋军, 一开始就注意搜罗党羽, 拼凑班底。其中最重要的有袁世凯老朋友和号称“北洋三杰”的、由天津武备学堂毕业的王士珍、冯国璋、段祺瑞, 此外还有曹锟、张勋等人, 构成了后来北洋军阀的基干, 成为北洋军阀各派系的首领。1898年袁世凯依靠北洋军, 出卖了资产阶级维新派,得到西太后和直隶总督荣禄的信任, 袁世凯及其北洋军在晚清政治舞台上初露头角。因此, 1899年12月,清政府便派袁世凯率领北洋军到山东镇压义和团, 得到了中外反动派的赏识。1901年,袁世凯继李鸿章之后担任举足轻重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1903年,清政府改革军制,成立练兵处,袁世凯受任会办大臣,又负责编练新军。他利用职权,竭力扩充自己的实力,并将新军改名为“北洋常备军”。1905年,北洋六镇全部建成,兵额达6~8万人之多,其中五镇都由袁世凯统制。几年中,北洋军的势力由直隶扩展到山东、河南、江苏及东三省等地。随着北洋军的扩充, 袁世凯及其亲信结成死党, 逐渐形成一个以袁世凯为头子的能左右朝政的武装政治集团——北洋军阀集团。
1911年武昌起义后,袁世凯依靠北洋军,一方面迫使清政府交出实权, 另一方面又迫使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妥协。1912年, 利用自己的地位和实力, 对抗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势力, 窃取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职位,从此开始建立起北洋军阀对中国长达17年之久的反动统治。1913年袁世凯武力镇压了 “二次革命”,建立并巩固了专制独裁统治。并靠大量出卖国家权益, 换取了帝国主义的支持, 成为各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共同工具。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内部的矛盾开始暴露出来, 在帝国主义各国的分别收买和互相争夺下,分裂成几个派系,其中主要是直、皖、奉三系。
直系,首领是冯国璋(直隶河间人),后是曹锟和吴佩孚。主要依靠英、美帝国主义。盘踞在长江中下游, 即江苏、江西、河南、湖北等省。皖系, 首领是段祺瑞(安徽省合肥人)。段和直系首领都是袁世凯手下的干将。袁死后, 直、皖两系争权夺利斗争特别厉害。皖系投靠日本帝国主义。主要盘踞在安徽、湖南、浙江、福建等省。奉系, 首领是张作霖 (奉天海城人)。张非北洋系统,但与北洋军阀有一定历史渊源关系, 一般都将他列为北洋军阀的一派。奉系军阀投靠日本帝国主义。主要盘踞在东北地区。自此以后, 各系军阀争权夺利, 连年混战。先是皖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控制北京政权。1920年发生直皖战争,直系军阀联合奉系军阀, 打败皖系军阀, 以直系军阀为主把持了北京政权。1922年又发生第一次直奉战争, 直系军阀将奉系军阀打败, 直系军阀独占北京政权, 奉系军阀撤出关外继续盘踞东北。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 直系军阀失败, 奉系军阀控制北京政权。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次年,北伐军消灭了占据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直系军阀。“4. 12”反革命政变后, 蒋介石建立起国民党新军阀的反动统治。1928年奉系军阀退据东北,是年冬与国民党新军阀合流。从此以后, 北洋军阀就完全被国民党新军阀所代替。

北洋军阀Beiyang junfa

1902—1928年间存在的,由袁世凯建立起来的封建军阀集团。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清政府命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建陆军”,归北洋大臣节制。1901年袁任北洋大臣,次年将所建军队改称北洋常备军。“北洋军”之名自此而始。袁在北洋军中培植党羽,安插亲信,形成一个以袁世凯为头子,以徐世昌、冯国璋、段祺瑞、王士珍、曹锟等为班底的北洋军阀武装政治集团。辛亥革命后,袁窃踞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地位,建立了控制中央和地方政权的北洋军阀政府,开始了北洋军阀对中国的统治时期。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化为由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由英美帝国主义支持、先后以冯国璋、曹锟、吴佩孚为首的直系和由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各系军阀为争权夺利,不断发生混战。1916年到1920年7月,由皖系军阀段祺瑞控制北洋政府。1920年7月爆发直皖战争,皖系战败,直奉两系军阀控制北洋政府。1922年4月爆发第一次直奉战争,奉系败退山海关外,直系军阀独自控制北京政权。1924年9月爆发第二次直奉战争。10月,因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致使直系战败,此后奉系军阀张作霖主要控制了北洋政府。1926年,皖系军阀段祺瑞被直系战败下台,直系军阀吴佩孚被国民革命军击败,次年直系军阀孙传芳也被打垮。1928年奉系军阀张作霖因战败退回东北时,被日本关东军炸死。同年12月,张学良宣布易帜,加入南京国民党政府。至此,统治中国17年的北洋军阀归于覆灭。

北洋军阀

袁世凯建立的封建军阀集团。1895年天津小站练兵,袁世凯大力培植私人势力,为北洋军阀集团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901年袁任北洋大臣,辖领北洋军且不断扩充。至1905年练成北洋军六镇,北洋军阀武装政治集团初步告成。1912年袁窃取临时大总统职位后,发展成为控制中央、地方政权的政治军事集团,在全国进行黑暗统治。1916年袁死后分裂为直、皖、奉三系,互相倾轧混战,至1928年北洋军阀政权覆灭。

北洋军阀

清末民初袁世凯建立的封建买办军阀集团。1895年,清政府命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建陆军”约7000余人,归北洋大臣节制。1901年,袁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此后又兼练兵处会办大臣,扩编北洋军为六镇约七八万人,自此以袁为首领的北洋军阀集团大体形成。辛亥革命爆发后,袁世凯在帝国主义支持下,依靠这支北洋军,窃取了革命果实,当上了大总统,控制了从中央到地方的政权,对外出卖国家主权,对内搜刮民财,镇压革命。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直、皖、奉三系,各系军阀在帝国主义支持下,争权夺利,彼此之间战争不断。1926年皖系军阀崩溃,1927年直系军阀被国民革命军消灭。1928年奉系军阀垮台。历时17年的北洋军阀统治从此覆灭。

北洋军阀

袁世凯为首的封建军阀集团的简称。1895年,袁氏小站练兵。1901年,出任北洋大臣,称其部队为北洋军。1916年,袁氏死后,北洋军阀分裂成皖系、直系和奉系三派军阀。这三派军阀为了争夺对中央政权的控制,进行了三次大规模战争。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消灭了直系军阀势力。1928年,国民党再次北伐,奉系张作霖被炸死,北洋军阀统治最后结束。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18:35